返回第455章 皇帝拿科举当刀,给世家施宫刑,命根未断,也无用了!(1 / 2)  朕非汉废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诏狱里关押霍贼死的死,流的流,已经宽敞了许多,正等着新人被投进去呢?

    霍贼的前车之鉴还不远,张安世等人绝对不敢触碰天子的逆鳞。

    他们今日又悟出了一个道理,天子喜欢用阳谋,不喜欢用阴谋。

    天子的每一次出手都有“皇帝独治”这大义作为支撑,压制得张安世这些臣子连头都抬不起来。

    所有被摆到台面上来议论的朝堂政事,他们都只能听天子的,不能有任何的反抗。

    “至于这任子制……”刘贺说完这半句话,故意停了下来,这是最能戳到张安世等人的事情吧。

    等在场所有的外朝官和内朝官都看向自己之后,刘贺才字字清晰地接着往下说下去。

    “两千石官员都是朝堂栋梁,他们在朝政上耗费了精力,给其子嗣一些优待,倒也合情合理。”

    “所以骤然废除任子制,恐怕也会寒了朝堂重臣的心,引起朝堂的动荡……”

    刘贺慢条斯理地说着,他现在就像一个擅长钓鱼的渔人,手中的线一提一放,引逗着池里的鱼。

    这就苦了张安世等人,他们的表情时而喜时而忧,简直是精彩万分。

    喜的是天子好像有意要保留任子制,忧的是天子似乎又要有所改动。

    但是就像刚才的征辟制,他们如今只有听的份,而没有反抗的办法。

    “张卿,朕想问问你,你有几个儿子?”刘贺突然打岔着问了一句。

    “微臣……微臣有二子。”张安世犹豫着说道。

    “不对,朕记得你有三子。”刘贺笃定地说道。

    “幼子彭祖生下来时就过继给家兄了。”张安世连忙解释道。

    “那也属于任子的范围嘛,朕问问伱,你家的这三个儿子是不是都凭任子制出仕了呢?”

    “陛下圣明……”张安世如实地回答,他的几个儿子才学不差,但无论如何还够不到“察举”的门槛。

    “龚卿,你又有几个儿子,走了这任子制的路子呢?”张安世又笑着问道。

    “以前老夫品秩低微,子嗣没有得此优待,至于以后嘛……老夫能不能在任上熬过三年还未可知。”龚遂笑道。

    龚遂这几句自嘲的话引来了众人的笑声,殿中气氛稍稍松动。

    “既然以后要行科举制,再留着原来的任子制,就有碍观瞻了……”

    “天下儒生会笑话诸公的子嗣都是酒囊饭袋,更容易引起众怒……”

    “所以,任子制得改一改,两千石以上朝臣,在职三年可以举任子一人为郎,但是只能举一人。”

    坐在左侧的外朝官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毕竟三人年老,自己时日无多,子嗣入仕也来不及了,而禹无忧还没有子嗣。

    坐在右侧的内朝官的面色则沉了下来:他们正值壮年,能举荐的子侄辈颇多,如此一改,就断了他们的出仕的路子啊。

    莫不是真的让他们都去搞科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结果如何能够预料呢?

    刘贺看着他们吞了蝇子一般难看的脸色,心中觉得好笑:已经给你们优待了,莫要不识抬举。

    朕就是要让天下人才卷起来,卷死世家大族。

    “张卿、丙卿、韦卿、叔公……”

    “为何你们的脸上都有难色,是怕自己子侄辈不成器,没有这任子制出不了仕吗?”

    “若是如此,朕倒是可以下诏,单独给内阁保留此权?”

    “毕竟内阁大学士最为辛苦,天下官民是不会反对的。”

    刘贺说这番话的时候,一双剑目如秋水般澄澈,其中没有任何心计和权谋的污浊。

    似乎是真的想给内阁一个出路。

    但不管是真是假,内阁都不敢答应下来。

    像是有人下令似的,几人连连摇头拒绝

    他们哪里又能不拒绝呢:答应下来的话,不仅被天下人耻笑,还要承认自家子侄不争气——反而影响他们的仕途。

    “不可开此特例。”张安世连连摆手道。

    “家中子侄读经尚可。”韦贤也黑着脸说道。

    “谢陛下厚爱,还是要让子侄辈自己上进些。”刘德和丙吉也是言不由衷地说道。

    刘贺笑着点头,再次出言劝勉几位重臣深明大义。

    场面上看,君臣和谐,好不感人。

    但是那强颜欢笑之下,张安世等人却叫苦不迭。

    天子此举,这世家大族等于被施了宫刑啊:根只砍了一半,却也无甚用处了。

    而行刑的那把刀,就是还没有亮出真容的科举制。

    不知今日,天子还有什么举措——简直就是惊悚可怕。

    刘贺解释到此处,科举制的第一个特点就呼之欲出了。

    那就是“逢进必考”。

    以后,只有从科举制度出仕,才是正道,才能在仕途上走得远。

    其余路子,都只能是邪道,能出仕,但会被同侪耻笑。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