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3章 朕等众儒生来送人头,久矣!儒林将亡于石渠阁辩经!(1 / 3)  朕非汉废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鼎新元年二月初一,未央宫的北门毫无遮拦地大开着,三百兵卫和一千明光卒,严阵以待。

    此时,双阙之下,空空如也,连飞鸟都因为惧怕兵卒手中的弓箭,而不敢停下来歇一歇脚。

    春和景明,又是一个极好的天气,但是不知道为何,未央宫的东南西北笼罩在肃杀之气下。

    卯初时分,长安城就比平时要更早地苏醒了过来,所有闾巷的门,在报时钟声里逐一打开。

    以往,总是那些要劳作的百姓们抢先出门,但是今日却有一些不同。

    从闾巷的大门中最早冲出来的,都那些儒生们。

    似乎经过了无言的商量一般,所有的儒生们都在沉默中朝着北阙广场的方向赶去。

    绫罗绸缎,粗布麻衣,乘车骑马,两腿步行……

    不管身份是高是低,他们的目的地倒是一样的。

    没过多久,北阙广场就被儒生围死了。

    虽然没有正月初一放鞭炮那一日的人那么多,但也已经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

    在如今的长安城里,除了北城郭和固定几处集市可以叫卖商品之外,其余的地方是不允许行商的。

    但是今日,不少机伶的百姓装来了自己连夜做好的宣饼,在儒生当中小声地叫卖了起来。

    五文钱一个宣饼,比北城郭里卖的宣饼差不多贵了一倍,放在平日定然会被人骂做奸滑,但此刻人们却趋之若鹜。

    毕竟,儒生今日都是早起的,根本就还没有来得及用膳,腹中空空,脚下虚浮,莫说五文钱,就是十文钱也要买。

    没过多久,不少儒生就一边啃着饼,一边热络地攀谈了起来,唾沫和饼渣,喷出去几尺远,但是听者也毫不在意。

    开始还是简单的攀谈,而后越来越激烈,最终就变成了争执。

    出身寒门的庶族和出生世家的士族,险些又一次发生冲突。

    幸好坐阵指挥弹压的执金吾安乐当机立断,派出了巡城亭卒,用防爆盾和包铁木棍才将他们驱散。

    而且不只是驱散就能了事的,有几十个闹得过头的儒生,直接被带走,押往了右扶风的郡狱当中。

    在这一番的整治之下,整个北阙广场总算是渐渐安静了下来。

    在这之后,巡城亭卒又排成了两列,在北城广场上拦出了一条通道,并且顺带着将乱哄哄的儒生分割在了两边。

    左边的是出生寒门的庶族,右边是出生世家大族的士族:也许用不了多久,就有人用左派和右派来称呼他们吧。

    虽然现场非常热闹,但是这些儒生却不是今日的主角——他们甚至连配角都还算不上,

    石渠阁辩经被定在了辰时,大约到了卯正的时候,主角们才陆陆续续地登场了。

    一辆辆刚刚漆过的安车从华阳大街上乘风疾驰而来,上面的戳记和旗帜引起了旁观者的阵阵惊呼。

    不管车的速度有多快,也不车上是何人的戳记,在将要抵达北阙广场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减缓速度。

    他们仿佛都撞到一面没有形体的墙。

    此处当然不可能有墙,他们撞到的也不只是墙……

    而是从未央宫那每一块宫墙、每一处瓦当、每一处飞檐上散发出来的大汉帝王的威严。

    仅仅只是一刻钟的时间,北阙广场上就停了几十辆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安车。

    或长或幼的儒生们从车上下来,每一个人都会抬头看一看那高耸的北阙,而后才忐忑地向未央宫北门走去。

    不管一个人的地位有多高,在北阙都要下车步行——除非是得到天子的准许,否则没有任何的例外。

    而上一次能获得此待遇的还是“乱臣贼子”霍光:那一日从这里离开之后,他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此次参加石渠阁辩经的儒生总共有十八人——加上天子一共十九个。

    因为不少大儒已经到了年老有疾的岁数,所以天子特许每个儒生可以带两个子弟或奴仆入宫。

    不只是为了让他们照顾年迈的儒生,也可以让一些弟子围观石渠阁辩经的盛况

    不管是主人还是子弟和奴仆,每一个人都要从北阙之间步行入宫。

    好在石渠阁距离北阙不远,才不会让王式和韦贤这样的老人受苦。

    卯正时分,终于再也没有一辆车驶来了。

    这时,整个北阙广场再一次安静了下来。

    所有儒生的目光,全部都转向了双阙之后……若有所思地看着未央宫深处的那些宫殿。

    他们都知道,今日就会从里面传来消息——传来一个可以决定他们命运的消息。

    ……

    当儒生们安静下来的时候,刘贺也已经在温室殿里穿好了皇帝的冠冕服制,正站在门口静静地等待。

    穿着如此的盛装,本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只穿了片刻,他就已经感受到了一丝疲惫。

    而在刘贺的身边,是同样盛装的皇后霍成君。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