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人人皆处大势下(1 / 2)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夜幕降临,繁繁星空下,京城内外各坊犹如鬼蜮,连个人影都瞧不见。

    冷风骤起,阴森寂寥的气氛笼罩。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有着该时代的特色旋律。

    大明现行的宵禁制度,站在统治维稳的角度,无疑是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治安措施,尽管不利于经济发展。

    白天还是人潮攒动的京城,伴随夜幕降临开始停转。

    时值国丧,京城一切娱乐服务业悉数关停,皇权专制统治下,大行皇帝驾崩治丧期间,谁胆敢违逆朝廷所颁礼制,一经查出,必受严厉惩处!

    京城的夜很漫长。

    英国公府。

    “父亲,您是有何心事吗?”

    穿着素服的张之极走进书房,看向倚坐在官帽椅上的张维贤,面露关切道:“自早朝结束您就待在书房,眼下夜深了,您明日还要进宫……”

    “在想些事情。”

    张维贤神情看不出喜悲,“人老了,觉就少了,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去睡?”

    “孩儿睡不着。”

    张之极走至张维贤身旁,如实道出心中所想。

    看着眼前的嫡子,张维贤心里暗暗叹息。

    自己这个嫡子哪儿都好,唯独就是城府太浅了,心里藏不住事,今后如何能撑起英国公府啊。

    “父亲,孩儿有一事不明。”

    张之极犹豫刹那,抬手向张维贤作揖道:“还望父亲能解惑指点。”

    “坐吧。”

    张维贤撩了撩袍袖,伸手道:“你想问的,可是今日的午门廷杖?”

    张之极所想,张维贤一眼就瞧出了。

    “正是此事。”

    张之极点点头道:“时值国丧,京城人心浮动,陛下毫无征兆下,以哕鸾宫走水一事行廷杖,逮捕一批上疏规谏者,此事在朝野间反响很大,于午门被廷杖的那批人,被仗至重伤者13人,难道陛下就不怕再生事端?”

    “再生何事端?”

    张维贤深邃的眼眸,看向张之极,“你真以为今日午门廷杖,就是因为哕鸾宫走水,外朝有人上疏规谏,含沙射影的指摘陛下不孝,陛下震怒才下旨廷杖?”

    难道不是?

    张之极一愣,显然没有想到更深层次的含义。

    还是太年轻了。

    见张之极这般,张维贤轻叹一声。

    别看张之极已过而立,然在张维贤眼里,还像個长不大的孩子,似这等城府,如何能应对复杂的时局。

    “为父且问你。”

    张维贤收敛心神,看向张之极询问道:“今日在午门廷杖是谁负责监刑?”

    自己的嫡子,今后要承袭英国公爵,倘若没有培养出来,日后英国公府的底蕴必将衰败。

    “司礼太监王安。”

    张之极不假思索道。

    “内廷太监那么多,为何陛下要让王安负责此事?”张维贤再问道:“区区一次廷杖,逮一批没背景的京官御史,何需王安亲自去监刑?”

    张之极被问住了。

    似张维贤所问,他此前真没有想到,或者更准确的说,他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些。

    但转念一想,张之极觉察到不对。

    王安如今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缉事厂,大行皇帝在东宫时的心腹伴当,深得大行皇帝信赖,在内廷的地位极高,而在新君克继大统前夕,内廷闹出风波,李选侍将新君扣在身边,是王安将消息传递出去,才得以让新君顺利即皇帝位……

    “陛下对王安有不满?”

    思绪杂乱的张之极,不确定的说道。

    “为何不满?”

    张维贤言简意赅道。

    张之极被彻底问住。

    他哪里知道,新君是否会对王安不满。

    “为父再问你。”

    见张之极被问住了,张维贤生出失望,但却继续问道:“今日于乾清门的早朝,乃陛下即皇帝位的首朝,为何陛下会姗姗来迟?”

    “陛下不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追思大行皇帝……”张之极说着说着,却停了下来,自家父亲的眼神,让他看出事情恐非这样。

    “继续想。”

    张维贤言简意赅道。

    张之极沉默,眉头紧皱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书房陷入死寂。

    张之极想了许久,依旧没想出别的。

    “回去慢慢想吧。”

    张维贤撩袍起身,看了眼张之极,“何时你想通了,何时再来找为父,为父乏了,先回内院了。”

    张之极:“……”

    本想说些什么的张之极,看着张维贤的背影,话到了嘴边,却怎样都说不出口。

    冷风袭来,走出书房的张维贤精神一震,心情却很复杂。

    新君变了。

    负手前行的张维贤,心底生出唏嘘,自早朝结束后,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