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5章 粮食丰产(1 / 2)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男人活这一辈子,要么掌权,要么搞钱,别管权力大小,别管钱多钱少,终究是要得到些什么,不然如何能抬得起头来?

    也恰恰是知晓这些,在对待朱由检、朱聿键的教育层面,朱由校都会或多或少的掺杂些这种考量,让他们得到这种满足感,由此在后续的引导中才能跟上,过去宗藩宗室的那套废养制度,在朱由校眼里已经很落后了。

    明明在神州之外还有大片疆域,与其叫它们被欧罗巴诸国抢占,为何就不能叫大明实际占领呢?

    在统治范畴极限内的地域,悉数归大明中枢主导和掌控,而在统治范畴极限之外的广阔天地,完全可以建藩立国嘛。

    什么叫大航海时代?

    难道非要让欧罗巴诸国去定义?

    就凭他们脸白?

    姥姥!

    按着朱由校的想法啊,大航海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费尽心思的将神州特有文明持续传播出去,或许这期间会伴随着战争,会伴随着动乱,但是归根到底啊,就是要将神州文明扎根下来,以构建起一个牢靠的汉文化圈!

    大明传承到今日已有两百余载,各脉的宗藩宗室规模庞大,哪怕其中多数都是废物,但也总有些值得培养的吧,将他们聚拢到一起,先让他们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层面进行修习,能培养出一个,朱由校就赚一个!

    这人啊,眼光要放长远些,别动不动就怕背叛啊,只要你足够年轻,手里掌握着绝对的优势,还捧着皇帝的大义,朱由校不觉得谁敢挑衅他的权威,这才是大明皇帝该有的气魄与胸怀!

    “待到天启五年后,大明内部弊政和毒瘤初步解决,牵扯到海外移藩的事宜,便可以着手准备起来了。”

    看着二人离开的背影,朱由校嘴角露出淡淡笑意,“想要真正掌控住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这至少需要十年的动荡期,待到那个时期渡过,大明将不止会让宗藩宗室移藩,一批频获功勋的勋贵群体,也能安插到别处去建藩立国。”

    朱由校当然知道他的这一战略构想,会给大明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数,不过想要构建汉文化圈,有些东西就必须要做,神州本土与海外诸藩的界限要划分好,这样彼此间也能起到鞭策作用嘛。

    真等到那个时候,还有谁想玩固步自封,想搞思想禁锢这套,那先要看看还有没有合适的土壤了。

    “陛下!!!”

    而就在朱由校思虑之际,一道激动的声音响起,让朱由校回过神来,循声望去,就见情绪激动的徐光启,快步朝他所在跑来,徐光启所穿官袍甚至沾有不少泥土,而在徐光启的身后,则是轮值的上直亲卫军侍卫,挑着扁担一路小跑的追着。

    这是?

    见到此幕的朱由校,立时便想到了什么,徐光启的声音很大,这让本已离开的朱由检、朱聿键二人,隔着很远都听到动静了。

    “这是出什么事了?”

    “不清楚啊,瞅着像是徐光启。”

    “走,我们去瞧瞧。”

    “可是我们的考校……”

    “快走吧,你看陛下都动了。”

    在二人商讨之际,彼时的西苑太液池一带,气氛变得不一样了,不少在御前待着的群体都愣住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能叫国子监祭酒这般激动,甚至天子还亲自去相迎。

    “陛下!天降祥瑞啊!天佑大明啊!”

    徐光启是难掩的激动,在行至御前后,便抬手作揖道:“先前在各处皇庄所种植的红薯、土豆、玉米等物都收获了,臣是来向陛下报捷的!”

    “这些作物的产量怎样?”

    朱由校眉头微挑,上前搀住徐光启双臂,关切的询问道。

    转眼间七月的尾巴已过,眼下已是八月初了。

    过去要忙的事情太多,虽说很早之前朱由校亲赴过京郊的皇庄,去看了种植的红薯、土豆、玉米等物,不过此后便没有再留意过,不是朱由校不关心,是朱由校要做的事太多,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精力。

    不过对徐光启及所募那批人手,一个个却都极为关注此事,对于外界发生的种种事情没有兴趣,他们就对所种作物感兴趣。

    从最初的育苗,再到各地块种植,此后还有除草、施肥、浇水等诸多繁杂事宜,他们都事无巨细的记录着,为的就是想看看不同地域下,不同土壤下,不同环境下,种植的这些作物有哪些变化,以明确各作物的种植技术。

    “陛下,这是臣从京郊皇庄带来的作物。”

    徐光启转过身去,没有理会喘着粗气的那些侍卫,伸手向朱由校介绍道:“在各作物都收割以后,臣等经过反复的称量,红薯亩产能达九石三斗半,土豆亩产达十石两斗七升,玉米尚需几日才完全成熟,不过据臣等……”

    这产量不算低了。

    听着徐光启介绍的情况,朱由校心里盘算起来,一石按后世的斤两来论,折算下来是180斤上下,大明的度量衡有差异性,更为精准的没有,这也是朱由校让王徵他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