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油爆奇案(2)(2 / 3)  法医秦明系列(全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十一块可疑组织,全部是人类组织,女性,为同一人所有。”

    郑大姐说。

    我长吁一口气:“果真是一个人的。”

    “小秦,”梁教授说,“记得上次在北环县我让你把那么多尸块拼成一个人吗?”

    我点点头,说:“记得。但是这个不行,因为被油炸过,断面变形,不具备拼接的条件了。”

    梁教授说:“这次简单。我只需要知道这些人体软组织从这个人的哪部分来。”

    我暗叹梁教授的想法居然和师父的一样,真是天下专家一家人啊。我说:

    “昨天已经研究过了,全部来自于臀部以及手指、脚趾。”

    “那么,我现在要知道发现这些尸块来源的泔水桶里的泔水,是从哪些地方弄来的。”梁教授摸着下巴的胡渣说。

    看来特案组在来的飞机上,已经做足了功课。对本案的前期情况,了若指掌。

    第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特案组,侦查员们有些紧张。主办侦查员清了清嗓子,说:“昨天,那个,昨天晚上我们就做了相关的工作。据治安部门同事的审讯,这些泔水全部来自于天苍区东北街两旁的饭店。提供泔水的饭店大约是二十八所,我们正在对每家饭店进行清查。暂时还没有线索。”

    梁教授摇了摇头,拿起桌上的几张照片,是我对二十一块尸块逐个进行细目拍照[5]的尸块照片。他说:“小秦,你能告诉我,这几块尸块上黏附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吗?”

    我皱眉看了看,说:“哦,我当时也注意到这东西了,还专门在显微镜下看了看。是淤泥。”

    “你们觉得在饭店收来的剩菜剩饭上怎么会沾有淤泥?”梁教授说。

    侦查员不以为然:“这个,不小心黏附的可能性不小吧?”

    梁教授摇摇头:“如果是不小心黏附,那么淤泥现象是偶然现象。但是七八块尸块上都黏附,这就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现象。”

    侦查员一脸疑惑,不再辩驳,都在猜测这个老头是什么意思。

    我紧闭双眼,想了想,说:“我知道梁教授的意思了。”

    梁教授饶有兴趣地看着我,说:“哦?那你说说看。”

    “地沟油除了来源于饭店的剩菜剩饭。”我说,“我印象中,还有一些犯罪分子,从饭店、居民区的下水道里提取上层漂浮的油腻物质,然后和泔水混合,再萃取油品。如果是在下水道弄上来的尸块,就有可能黏附淤泥。”

    梁教授微微点头:“不错,就是这个意思。这些尸块是从下水道里弄上来的。”

    “真恶心人。”侦查员皱眉说,“这些买卖地沟油的人,真不得好死。”

    “下面,大家知道任务了吧。”梁教授说,“从犯罪嫌疑人嘴里撬出他们从哪个下水道段打捞油腻物质,然后咱们要下去找到更多的尸块。”

    “是啊。”我说,“目前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有特征性的人体特征,没有任何抓手[6]去查找尸源。”

    “可是,”专案组长插了话,“这么小的尸块,我们的民警怎么才能从下水道里找出来?”

    梁教授笑了笑,说:“我开始就急着问小秦,尸块来自尸体的哪部分,就是这个用意。我觉得,大家很快就能找到非常有用的尸块。”

    3

    我豁然开朗:“是啊,这些肉,都是从臀部上割下来的。”

    我顿了顿,侦查员一脸疑惑:“然后呢?”

    包斩插话说:“我们上次办的一个案子就是,整个骨盆并没有被破坏。”

    我点点头表示认同:“骨盆是由骶骨和双侧髂骨组成的,这三块骨头都是骨质坚硬的骨头,想要破坏骨盆的结构,换句话说想把骨盆碎成这样一小块,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说完我拿起尸块的照片扬了扬。

    梁教授接话道:“最关键的是,据我了解,对于法医来说,骨盆是最有价值的一个人体结构。对吧,小秦?”

    我点点头:“那就等待侦查部门的审讯结果,然后我们该钻下水道了。”

    电视上,经常会看见有人钻下水道,那幽闭的空间和讲话的回音一直让我倍感兴趣,我一直认为,钻下水道会是一件比较刺激的事情。

    审讯的结果不如人意,几名犯罪嫌疑人没有交代清楚打捞地沟油的具体位置。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苏眉说:“给我张现场附近的地下管道分布图,我可以通过审讯结果,用电脑模拟出抛尸可能性最大的位置。”

    林涛最先跳了起来,说:“我去弄。”

    半个小时后,苏眉随身携带的那台奇形怪状的电脑的显示屏上,闪出一个黄豆大的红点。苏眉说:“就这里了,试试吧。”

    又是林涛最先跳了起来,说:“我去准备现场勘查设备。”

    某小区深处的地下管道口处。

    我拿着勘查灯向里面照了照,顿时没了挑战的心情,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我说:“太黑了吧,要不,明天再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