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七章 岳飞真厉害(1 / 2)  杂家宗师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梨花巷

    王东虽然使了些小手段,往前排了了一大截,但来买书的人太多,一直到傍晚,王东才拿到崭新的《说岳》。

    把一块一两重的银角子交给新华书店的伙计,王东如愿以偿的得到一本新书,美滋滋的带着刘勉离开。

    不是王东小气,不给刘勉也买一本,实在是他自己也囊中羞涩,这买书的一两银子,还是他从老爹王勇峰那里骗来的。

    相比于书院其他,等着便宜盗版书出来再看的同学来说,王东已经是很大方了。

    如果他不是马晋的铁粉,一两银子对于他这个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也算一笔不菲的数目了。

    拿到期盼已久的《说岳》,王东心里急着发慌,连家都没回,在街上找了个小馆,拉着刘勉钻了进去,用买书剩下的钱要了两碗面。

    王东让刘勉先吃,自己抱着新书看了起来。

    ……

    新书《说岳全传》因为字数的原因,书籍与隋唐相比有些略厚,书皮是淡红色,上面画着图,一名英武威严的大将站在山岩上,山下是滚滚而来的军队,军中还竖着大旗,当中写着一个“岳”字。

    大将身后有龙飞凤舞四个大字,隋唐全传,下面还有三个楷书小字——晋马著。

    和马晋第一本书《隋唐演义》,随便找个画师画了个秦琼当封面不同。

    新书《说岳》的封面,是马晋专门找名家画的,有了图,又找了几个京城有名的能工巧匠刻的底版,再配合他练了好久的字,当即高了几个档次。

    ……

    不光是封面,马晋新书用的纸张也和之前的隋唐不同,采用的青苗纸,纸张既厚且滑,洁白无瑕。

    油墨也换了,用的是清烟墨,墨迹漆黑透亮,印在纸上清晰无比,年久不淡,而且没有异味。

    材料更加优良,书店印刷工坊师傅们的印刷技术也有提高。

    新华书店成为行业龙头,也吸引了不少印刷行业的能人来投,在几个新来的大师傅的教授下,原本工坊的工人技术不断提高。

    后来他们又改良了模具,将以往因为模具和工人技术不够,而导致的书籍上经常有杂乱的墨痕这种现象,完全杜绝。

    马晋他们相信,新书那柔滑洁白的纸张,明亮清晰的墨字,清爽干净的页面。能让那些天天经历劣质书籍的书迷们,耳目焕然一新,产生爱不释手的感觉。

    ……

    当然,这样也不是代价的,为了新书的这些效果,印刷成本比之前上升了近三成。

    也就是马晋的书一本卖一两银子,利润之丰厚,让马晋他们对成本上扬能够完全接受。

    要是官步他们的书,就不能这么弄了,否则成本有些控制不住,搞不好就得赔本,所以书店中,暂时只有马晋的书有这个待遇。

    而且新书质量上升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和盗版完全区别开来,不像之前,正版和盗版几乎没什么两样,这样大大损害马晋的利益。

    提高新书外在质量,这也算是马晋有意识做的防伪标志。

    ………

    人靠衣服马靠鞍,好书也得好包装!

    马晋和安逸他们的苦心没有白费,就像现在,王东看着新书精致的封面,眼里就冒出惊喜的光芒。

    接着又翻开书籍,摸了摸纸张,捏起一页,轻轻抖了抖,那清脆的哗啦啦声音让他想起了老夫子珍藏的那本绝版孤籍。

    别人怎么想的不知道,但光是看这纸张,王东就觉得新华书店做生意讲究,诚意十足,这一两银子花得不亏。

    ……

    当然,书包装的再好,还得看里面的内容,不然就成了花架子。

    买椟还珠固有人在,但只是少数,其他大多数的人花一两银子买马晋的新书,为的是里面的故事。

    书籍外在质量好虽然让他们有些惊喜,但归根结底还是故事为王。

    王东也不例外,略一研究纸张墨字,他就迫不及待的翻到开头,迫不及待看了起来。

    ……

    “第一回,“麒麟儿岳飞诞世,抚孤寡员外施恩!

    四百余年宋史,中间南北纵横。闲将二帝事评论,忠义堪悲堪敬。

    忠义炎天霜露,奸邪秋月痴蝇。忽荣忽辱总虚名,怎奈黄粱不醒!

    又有诗曰:

    五代干戈未肯休,黄袍加体始无忧。那知南渡偏安主,不用忠良万姓愁。

    且说那残唐五代之时,朝梁暮晋,黎庶遭殃。

    大周有一官员,姓赵名宏殷,官拜司徒之职,夫人杜氏,在夹马营中生下一子,名叫匡胤……”(不敢水啊,不敢水???)

    ……

    和马晋第一本隋唐不同,那本书马晋几乎是根据原著拼凑,演义小说的味道很浓,故事主线不明,有不少漏洞。

    而这部《说岳》,前文说过,马晋做了不少删减,把原著精校了一遍,又按照自己的风格做了改变,最后成稿效果很不错。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