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八章背水一战(2 / 3)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到比西伯利亚的寒流吹过还要瓦凉瓦凉的。

    离开有些凌乱的房间,罗科索夫斯基用卫兵递上来的热毛巾擦拭了一下自己的脸,将脸埋到热毛巾的下面,热乎乎的水汽膨胀着面部肌肉里的毛细血管,让罗科索夫斯基享受了片刻的松弛。

    “三百多万的部队,包括上百万的原部队和临时征募出来的新兵,还有那些随军征募的民夫。能十比一的换取中国人超过三十万部队的伤亡就可以了,只是打到现在,我们最保守的估计也才接近这个数字。而且有一半以上的数字是只能确认击伤无法找到尸体的虚数,这种数字很多甚至是重复统计出来的数字,没有见到尸体,击伤一名中国士兵也许就会产生两个,以上的统计伤亡数字,这样的数据绝对不准确!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人的坦克和其他部队的损失数字上,中国人的坦克可以有着足够的零配件和良好的后勤保障兵迅速的将损坏的坦克修复重新投入到战场上,而我们的坦克呢?只能一辆辆的损耗在战斗中却得不得及时的补充。这是最后的机会,错过这个机会,我也只是完成了第一个消耗中国人实力的任务

    罗科索夫斯基当然知道即便是完成第一个任务即已让苏联最高革命委员会完成了抛弃苏联亚洲东北负担的任务,苏联的重心是在西部,只有保住西部重要的工业产地和重要的粮食产地,苏联才有可能在这场关系苏联生死存亡的战争中有着足够的根基凤凰涅巢浴火重生。罗科索夫斯基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消耗完这里存留的士兵。好让苏联不再向东部输送各种物资,集中精力来应对德国人的进攻。下达这样残酷的命令的确需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多少次罗科索夫斯基都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军事将领投向自己那不信任的目光,因为罗科索夫斯基下达的都是看似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罗科索夫斯基甚至知道这些人背着自己向转移到咯山的最高革命委员会发出撤销自己职务的请求,但是这些人不知道,他们被抛弃舍去的命运的命令是得到斯大林和其他最高委员会成员一致授权的

    可能是感到那种失利后的无奈。也可能是这段时间长时间工作所带来的疲惫,罗科索夫斯基居然在这片剪的放松时不知不觉的睡着了,当面部的毛巾由于气温变得冰冷后罗科索夫斯基这才被寒意所激醒,时间,已经是凌晨的五时十分。

    “前进!!为伟大的苏联。前进!!!”

    富有渲染力和煽动力的口号声伴随着苏联国歌回荡在进攻的部队中,凄厉的哨音和呼喊着口号的士兵伴随着坦克战车不断的涌向前方。站在前进的坦克炮塔外,别科索夫耳中听着这一切声音,看着眼中的这一切,那份曾经被中国人炮火打击后的信心再度填满到了自己的

    中。

    别科索夫当然知道这是一支远远超于原本自己指挥的装甲部队数量的坦克集群,罗科索夫斯基能不计前嫌的将他最后的力量交给自己就说明了足够的信任;只是这种信任不是没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别科索夫将用生命来完成罗科索夫斯基交给他的任务。任务完成,别科索夫相信自己将连升几级,而任务失败。别科索夫只有选择杀身成仁的这一条不归路。

    别科索夫为了这最后的冲击可是下足了血本,在攻击线上,别科索夫将罗科索夫斯基派给他的所有坦克以及大炮全部投入到进攻中去。而参与进攻的部队从士兵倒一线指挥官都被告知,如果在明天早上之前拿不下中国人的阵地,这些部队将无法获得到给养。也就是说,进攻不下对面的阵地,没有粮食,没有弹药,没有油料,一切都没有

    为此,所有的苏军参战人员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天亮中国人飞机前来进行大增援前,自己要想今后有吃有喝有穿有弹药和油料,就只能冲到中国人的阵地后面去夺取;背水一战这个中国成语,最形象的印废在所有人的脑海中。

    虽然昨天晚上进攻部队被中国人几十架能夜航的攻击机击毁了不少坦克和大炮以及车辆,但是好消息还是有的,那就是经过一天的炮战,中苏两国的炮战基本上已经结束。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中苏大型炮战中,双方均向对方发射了超过上百万发的炮弹含迫击炮,这样密度和强度的炮击过后,双方炮兵均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失。

    但是苏军在数量上绝对要大很多,双方初步战损比超过了六比一,

    一纹还不能计算那些迫击炮和苏军的自走火炮损失数量,儿”从击炮是下放到一线作战部队的武器,而自走火炮已经被列到了机动反坦克火力和装甲进攻部队当中去。

    相比苏联人准备的背水一战,中国人也做好了准备,特别是作为第一线防御的十一军。从军长王玉宝到一线作战士兵都准备着抵抗苏军最后的疯狂,只要坚持到天亮,中国的空军将重新发挥出拥有制空权的强大优势,而消耗掉苏军最后的机械王牌,苏军步兵们只能用血肉之躯来抵御中国士兵手中强大的火力优势。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昨天的坦克大战中,中国的坦克和苏军作战的损耗比同样达到一比六,这还是苏军坦克抓住数量优势后所获得到了成绩。经过一个白天的战斗,利余的坦克部队已经撤退到了后方,仍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