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1 / 9)  大明王朝1566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从一个翰林院的编修一下升任杭州知府,又蒙严世蕃在严府召见,高翰文心中除了些许欣喜之外,更多的还是一些隐隐的忐忑。

    严世蕃这时显然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满意的杭州知府而高兴,因高兴而生喜爱,竟然露出了那种求才若渴、礼贤下士的模样来,而他这种和蔼的态度也拂去了高翰文心中的忐忑,脸上的笑容也比刚走进严府时要松弛了许多。

    严世蕃亲手从一个红木大橱里捧出一个盒子,走到高翰文面前。

    高翰文连忙站了起来。

    “坐,坐。”严世蕃一边亲热地叫高翰文坐下,一边便去开那盒子。

    罗龙文和鄢懋卿会意地对望了一眼。

    盒子打开了,盒子里还套着四个小盒子。严世蕃先掏出了那个长条形的盒子,轻轻揭开,从里面拈出了一支毛笔。

    那毛笔一看便感觉非凡:

    笔杆和普通毛笔一般粗细,却是青里透着星星黑点的斑竹;沿着笔杆看下来,那笔套却是晶莹的和阗玉镂空磨尖做成的!

    严世蕃先将笔杆笔套示给高翰文看:“这支笔杆是成祖爷派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犀角做的,之后再没有这么大的犀角了。笔套平常些,是蓝田玉雕的,取个口彩而已。”说着又拔起了笔套,露出了红里透亮的笔毫:“最难得是这笔上的毫!是嘉靖三十年云南的土司套了一条通体红毛的黄鼠狼的尾毫做的。给很多人看了,都说一千年只怕也只有这一只。这支笔不是送给你写字的,世第书香人家,传个代吧。”

    那高翰文已经看得眼睛发亮。

    严世蕃这才又将笔套上,放回长条盒中:“这一盒共四支,全是一样的。你拿着。”说着将盒子递给高翰文。

    高翰文木木地接过盒子。

    严世蕃又一把捧起那个大盒:“还有三样,墨是宋朝的,有米南宫的款;砚也是宋朝的,有黄庭坚的款,这叠纸,是李清照燕子笺。都给你,拿回去自己慢慢看吧。”说着,双手捧过去,见高翰文手里还拿着那个长条盒在发愣,便又说道:“搁进来,搁进来。”

    高翰文这才将手里的长条盒放进大盒,却不敢接那大盒:“恩师,这么贵重的东西学生不敢受。”

    严世蕃:“我给你的,你就受下。”

    那高翰文还在犹豫。

    鄢懋卿说话了:“宝剑赠壮士!在我大明朝后进的翰林里,能受用这套文房四宝的人可不多。这是小阁老对你的赏识。还不收下?”

    高翰文只得双手接过了那个盒子。

    罗龙文这时做戏般叹了一声:“罢了,罢了,我们这些人也都该归隐山林了。这几样东西我向小阁老讨了多少回他不给,现在美人一去再无芳草了。”

    高翰文连忙双手将盒子捧向罗龙文:“那罗大人现在拿去。”

    罗龙文:“可别,浙江改稻为桑的大事我可干不了。一年之期大功告成,我们还等着你用这四宝写捷奏呢。”

    高翰文双手捧着盒子举过头顶:“恩师放心,二位大人放心,学生此去,一年之内倘若不能为朝廷完成改稻为桑的国策,就用这盒子里的笔墨纸写下自己的祭文!”说着跪了下去。

    严世蕃双手把他搀起:“好好去,干好了好好回,朝里还有重任等你。”

    高翰文重重地点点头,满脸凝重双目闪光……

    内阁会议刚完,张居正就到了裕王府。

    见到张居正,谭纶马上站了起来,充满期待地问道:“结果怎么样?”

    裕王没有表现得谭纶那样急切,但看着张居正的目光也闪烁着探询。

    “一切在御前就已成定局,这个会议与不议结果都是一样。”

    张居正的话让大家又沉默了。

    裕王:“那胡宗宪请求朝廷给浙江拨粮赈灾总该答应他吧?”

    张居正摇了摇头。

    “总得有个道理吧?”裕王又站了起来,显得有些气愤。

    张居正:“还要什么道理?就是为了让浙直那些丝绸大户就地拿粮食把受灾百姓的田都兼并了去。还美其名曰‘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裕王:“你们呢,总得说话吧?”

    张居正不语。

    “徐阁老和高拱呢?”裕王这才发现徐阶和高拱没有一起来。

    张居正:“胡宗宪不死心,跟着徐阁老和高拱又去了户部,还是想户部给浙江调些粮去。”

    “户部能不能给他调些粮?”裕王望着张居正。

    张居正沉默了,也深深地望着裕王。

    裕王似乎明白了自己这是多此一问,手一摆,顾自说道:“户部是不能给他调粮的。”

    张居正:“王爷,说句您不一定爱听的话,能调,这个时候我们也不会给他调了。”

    裕王一怔,问道:“这话什么意思?”

    张居正一字一顿地答道:“干脆,让浙江乱起来!”

    裕王的眼睛睁大了。

    张居正:“到这个时候了,臣等的意思也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