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三章 国子监之行(下)(1 / 2)  奋斗在晚明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这些国子监监生完全没有意识到“混入”了两名新人。

    事实上,国子监太大了,其内监生无数,绝不可能人人都认识,不相识的还是大多数的。

    宁修与刘惟宁来的还算赶巧,明伦堂中还有位置。他们赶忙到堂中坐定,等着申时行临堂讲学。

    明代阁臣基本学问都很好。这也不难理解,毕竟有明一代有非庶吉士不得入阁的潜规则。

    虽然这一潜规则在明末崩坏,但在万历朝还是一直奉行的。

    申时行的学问并不差,甚至在某些经义的理解上很有见地。

    宁修一直对申时行无感,这是因为这位阁老是个典型的老好人,谁也不得罪。

    在张居正与张四维身后申时行理所当然出任首辅,可他凡是遇事只知道和稀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会做官不会做事。

    但宁修却不得不承认申时行的学问很好,若安心搞学术没准会成为一代大家。

    可惜他终究是个仕官。

    宁修有些好奇申时行究竟是什么学派。明代因为出了个王阳明,故而心学极为盛行。到了万历朝,心学早已有了诸多分支。

    申时行是苏州人,照理是应该了解心学的。

    不过宁修觉得申时行多半不会讲心学。原因无二,张居正不喜欢。

    张居正不但不喜欢心学,他还不喜欢一切书院学。

    为此他不惜下令禁毁下书院。

    虽然这个命令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彻底的贯彻,但确实禁毁了一部分书院。

    申时行此时刚刚入阁不久,自然是唯张居正马首是瞻。张居正不喜欢的事情他一定不会去做。

    正自思考的工夫,便听得一名监生高呼:“阁老来了!”

    众人闻言皆是深吸一口气,把身子坐定,一副恬和平静的模样。

    宁修看的直想发笑,心道这帮学生真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啊,跟后世那些在老师面前争着做好学生的孩子没啥区别。

    过了须臾的工夫,申时行踱着四方步施施然走进堂中。

    宁修定睛瞧去,只见这位申阁老身高约七尺,仪态雍容,身有贵气。一身大红色蟒袍让无数监生流口水。

    这是阁辅级别的官员才能享受的礼遇,他们这种监生出身的怕是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

    宁修发现申时行比他想象中的要年轻一些。也许因为保养得当的缘故,申时行并没有显现出丝毫的老态,面容白皙,皮肤紧致。

    最引人注意的要数他的下颌美髯了。

    申时行蓄的须不短不长,不浓不疏却是恰到好处。

    他甫一走到案几前,众监生纷纷冲他拱手行礼。

    申时行嘴唇翕张,拱了拱手淡淡道:“为师亦还礼。”

    看这架势确是以业师自居了。

    “今日,为师讲的是君恩。”

    听到这儿几乎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明代士大夫喜欢辩经,常常与人一辩一夜。即便申时行不讲心学,也可以聊聊儒家经典嘛,好端端的讲什么君恩?

    换句话君恩可怎么讲呐。

    以臣议君,可是大忌。

    好在申时行论的是君恩,还少些忌讳。

    即便如此若是被有些人利用亦会十分狼狈。

    “诸位都是国子监的监生,是大明着力培养的人才。”

    申时行开篇的一句话就石破惊。

    那些监生纷纷都涨红了脸,恨不得将头埋下去。

    这句话他们自己都不信。

    若真是朝廷着力培养的国之栋梁,那么为何不能做到五品以上的高官,为何要低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一头?

    申时行却不管这些,自顾自的道:“诸位自该潜心求学,争取早日报效君恩。”

    申时行稍顿了顿,继续道:“眼下朝廷打算编修史料文集,翰林院人手不够,打算征幕一批书办帮忙,诸位若是有意大可踊跃报名。”

    尼玛,众人听到这里才是如梦方醒。

    原来申阁老根本不是来讲学的,是来替翰林院招人的!

    编修史料文集,这个名头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

    因为功劳都是翰林院那些修撰、编修老爷的,底下的书办基本捞不到什么好处。

    等于他们累死累活忙里忙外,最终看着别人累功升迁,这样的傻事有谁会去做?

    更何况书办可是吏啊。

    他们便是再不济,一旦业满也能分个官当当,总比当吏强吧。

    现在当了吏将来会不会影响当官?这显然是国子监监生们最为关注的事情。

    申时行见监生们面露异状,便扫了众人一眼。

    稍稍压下监生们的情绪,他继续陈言。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诸监生面面相觑。他们纵然心中有怨气又如何敢表露出来?

    再怎么申时行也是内阁大学士,捏死他们就像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