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八十七章 雄心慷慨宵飞檄3(1 / 4)  幻之盛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第七百八十七章雄心慷慨宵飞檄2

    心所憎恶的共有七样,就是: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吐谎言的假见证,并弟兄中布散分争的人。“本站域名就是的全拼,请记住本站域名!”--《旧约;箴言》

    。。。。。

    逃亡的摄政麦海迪,站在满地的血污中,来自大马士革使团成员的尸体被扒光,然后胡乱的堆在一起,其中几具满是被拷问过的伤痕。

    不光是护卫人员,他们的奴婢和侍女,也被毫不留情的杀死,以免走漏消息,只有马和骆驼被留了下来。

    但是哪怕是面对成驼整车的财宝和物资构成的战利品,他们也丝毫没有作为胜利者所具有的欢欣和从容。

    这一次突袭,让他们损失了一半的的人手,此外还有相当部分乘乱逃跑了,显然是不看好麦海迪及其追随者的结局。

    当复兴王朝的拥戴者,转眼间变成新政权口中的叛党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信心继续坚持下去,比如沿途的故国臣民百姓,很可能变成潜在敌人的情况下。

    麦海迪可不是拉赫曼,仅仅凭借一面绿旗和数百名追随者,就能一路杀到安达卢西亚的首府,这是无可妥协的王统之争。

    于是,剩下的人也陷入纠结和分歧中

    “我觉得我们应该和大马士革取得联系。。”

    “将我们的人头当作礼物一起送过去么。。”

    “我相信叶海亚大人。。。”

    “你这是让我们的命运托付给一个背主之徒么。。”

    “我们可以去巴勒斯坦或是约旦地区,相信还有足够的忠义之士。。”

    “那里现在是王朝与前朝余党的战场,也是篡逆者的旧部所在,比起叙利亚更加危险。。”

    “我们去南方。。”

    随着这个声音,麦海迪终于下了决定。

    顺着他鞭子所指的方向,众人只看到了遥远绿洲之外的茫茫沙海。

    。。。。。。。。

    亚述行省首府,摩苏尔城中,因为赛里斯军队和拜占庭人发生冲突的消息,而呈现出另一种氛围。

    如果说,拜占庭军队西进的消息。对于两河流域的基督徒来说,是福音和鼓舞,那对当地上至伊斯兰教长和经师,下至普通的穆斯林民众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噩耗和灾劫了。

    由于叶海亚在泰西封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让位于伊拉克行省。乃至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甚至是两河流域,数量众多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群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割裂和对立情绪。

    在阿拔斯帝国的王统和权威还算完好的时期。这些只是被压抑在社会底层的逆流而已,随着时间的流失,或许会被逐渐被社会融合所带来的附带影响,所冲淡和忘却。

    但是当来自上层的压制和监控因为外来入侵者而消失之后,各种复仇或是排斥的思想顿时如涌动的春潮一般。很容易就被煽动和鼓舞起来。

    毕竟,以战争需要为由,残害本国的臣民,对于十数万个基督徒家庭及其关系群体,所犯下的血债和仇恨,已经无法从当事人身上获得追偿了,于是那些无处宣泄的情绪,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叶海亚牺牲来保护的对象,并且直接体现在了对待穆斯林社会的态度中。

    只是双方都力量严重不足,没有办法将口号和思想付之行动而已,再加上新占领军对于治下地区的严厉手段和高压政策,才没有什么轻举妄动,仅仅停留在一些零星的口头和肢体上的冲突。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将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虽然说,作为战败国的臣民,无论是穆斯林还是其他信徒,所要遭遇的命运和苦难。并没有太大的无别,但是相互之间的对立情绪和担忧。就足以行成不同的分野和态度。

    毕竟作为走出贫瘠艰险的沙漠地区,迁徙定居在肥沃富饶两河流域已经两百多年,以阿拉比亚后裔为主的穆斯林,他们已经没有了先祖那种勇于对抗一切,征服探索的无畏和英勇,作为受优待的社会群体,安逸富足的生活和先进文明的熏陶,已经磨灭了大多数人的血性和抗争精神,

    虽然现实和心理上的亡国,占领军蹂躏和暴力,所带来的伤痛还没有办法愈合,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许多人的生活还是要想办法继续下去。

    同样是被外来自民族压迫和歧视,为新统治阶层做牛做马的结果,但是相对于善于发动和运用被征服地区各民族的力量,让各色信仰和族群在某种程度上共存,同样用穆斯林组成部队的赛里斯人,

    动不动不用以上帝和光复信仰为理由和大义名份,鼓舞和发动对东方的掠夺和开拓战争战争,因为强盛或者衰弱而用两国臣民血泪来书写历史的拜占庭人,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且不要说长期相邻的两大帝国之间,历史上动不动兵临对方都城之下,各种对抗和征战所造成的仇隙与宿怨,光是想到那些本地的基督徒,由此得到西方军队的支持和武装,而获得在社会生活中大规模施行报复和迫害力量的可能性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