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72 苏联反攻(2 / 3)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各村的招兵处,要求参加我们国防军….另外,我们在贝加尔湖地区的第一年粮税也已经完全收上来了,除去少量消耗,我们分散在各地的粮仓已经囤积了整整一亿斤小麦。即使咱们十三军达到满编状态,这一亿斤小麦也足够我们吃一年半时间….”

    熊少文眼睛一亮,对着面前张国强反问道:“税收的事情先不管。咱们现在首要解决的是部队扩编。你刚刚说,贝加尔湖地区的老百姓踊跃报名参加国防军。那有没有具体数据,到目前为止。各大招兵处已经招收到多少新兵……”

    在熊少文一双迫切目光的注视下,张国强不慌不忙的开口道:“军座,根据十个招兵点刚刚汇总过来的数据显示,三天时间不到,主动报名参加我们国防军,并且符合要求的新兵数量已经达到一万五千人….按照目前的报名情况,最多三天时间,两万五千人的新兵额就可以完全招满,让三个步兵师首先达到满编状态…..”

    听到这里。熊少文脸上的担忧神色终于消失不见。对着李国强一脸轻松的说道:“好,部队扩编的最大一个问题终于解决了。根据总司令部来电显示,部队扩编所需要的武器装备,总后勤部已经动用一个汽车运输团在前往贝加尔湖的路上。所以,只要我们利用现有装备将这批新兵的基本队列训练搞好,装备一到,就可以进行练兵….”

    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忽然在门口响起。随后。少校通讯官略带焦急的身影,就出现在办公室。对熊少文和张国强两人分别敬了一个军礼后,拿出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开口报告道:“军座,总部急电。还是加密的….”

    “加密急电…..”熊少文的眉头一拧,赶紧接过电报,开始浏览起来。

    很快。拧在一起的眉头,就变成一个深深的川字。将手中电报递到张国强面前后。一脸无奈的说道:“本来还想着好好操练一番刚刚入伍的两万多新兵,等咱们十三军真正兵强马壮后。好好找一找对面老毛子晦气。现在看来,咱们暂时没有这个机会了…..”

    迅速看完电报的张国强参谋长,对着熊少文沉声说道:“从总部给我们的情报上来看,苏联红军对刚刚失去的贝加尔湖地区是势在必得….不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刚刚退回苏联本土的远东红军残部,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将兵力恢复到十万人….”

    一时间,不大的办公室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迅速变得宁静起来。

    紧皱眉头的熊少文,在经过长达一分钟的沉寂后,一丝浓浓的杀气,渐渐从熊少文全身上下慢慢散发出来。而后,对着张国强语气坚定的说道:“不管苏联红军来多少人,我们十三军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贝加尔湖。不然,刚刚迁徙到这里的二十万移民,一定会遭到苏联红军的报复性屠戮,损失惨重。”

    张国强参谋长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回答道:“狗日的老毛子,来的还真不是时候,如果再晚来三个月,让两万多新兵完成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他苏联远东军区刚刚补充的十万军队就是全部出动,咱们十三军也不怕…..军座,您下命令吧,咱们该怎么打?”

    熊少文的目光迅速转移到显示了整个贝加尔湖地区的地图上,对着张国强分析道:“从地图上来看,苏联远东红军要想从我们手中夺回贝加尔湖,必须要越过眼前这道山口。所以,不出意外,我们接下来即将面对的战斗,也将全部围绕这个山口展开….”

    张国强参谋长接口道:“自占领贝加尔湖地区后,为防备老毛子远东军残部的反扑,我们一支在这里驻防了一个步兵营的兵力,并且在工兵营的配合下,在这道山口修建了一道还算坚固的防线。如果老毛子远东军出动的五万大军真的打算从这里攻入贝加尔湖,仅凭一个没有装备重型武器的步兵营,也许连一天时间也挡不住…..”

    看到熊少文军长认同的点了点头,张国强直言了当的问道:“所以,军座,我们必须要在老毛子进攻部队赶到这里之前,增援这道山口。凭借我们手里的三个步兵团主力,粉碎老毛子远东军的进攻计划,守住贝加尔湖地区…..”

    “说的不错…必须要赶在老毛子进攻部队到来之前,完成对山口的增兵….”熊少文赞同道。随后,对着张国强继续分析道:“我们手里目前有三个步兵团,一个警卫营。一个装甲突击营,一个炮兵团的兵力可以进行调动。两万多新兵留守驻地。至少需要一个营进行留守,一方面训练新兵。一方面保证贝加尔湖地区的安全…..”

    “现在我命令,从三团抽调一个步兵营,在师部直属辎重营的配合下,留守驻地….一团一营,作为前锋营,马上在汽车运输营的运输下,迅速增援山口,确保山口不失。剩余部队,包括师部直属工兵连的所有作战部队。由我亲自进行指挥,赶往山口….”

    “参谋长,你马上给驻防山口的守备营发一封电报:命令山口守备营,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死守山口,坚持到援军到来….”

    苏联远东红军付罗西拉罗夫,因为他对斯大林的忠心,再加上斯大林并不想将远东战败公布开来。作为远东军总司令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