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七章 全俄最高执政官(2 / 2)  北洋1917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接下来的几天,新任命的瓦采季斯在托洛茨基的陪同上赶到了下诺夫哥罗德,一边就任东方面军司令员,一边又组建了两个工人师,用来充实图哈切夫斯基的第1集团军。

    说起来苏俄红军初创时期的部队编制,那属于番号和头衔巨大而人员编制稀少的状况,以1918年4月初重建的东方面军第1集团军为例,这支部队由塞兹兰—辛比尔斯克方向对反革命捷克斯洛伐克军和白卫军作战的志愿部队组建而成。

    第一集团军先后编有沃利斯克步兵师,土耳其斯坦第1师,辛比尔斯克铁军第24师,步兵第15、第20、第25、第31、第49师、土耳其斯坦骑兵第1和第3师加起来步兵八个师骑兵两个师的番号,但实际人数步兵2万7千人,骑兵3000人。平均下来步兵一个师才3500人,骑兵一个师才1500人。

    1918年4月东方面军的第1集团军全军总人数只抵上上中国参战军一个整编师,至于火力方面就更差的离谱,整个集团军加起来的火炮也就100多门不到,炮弹更是奇缺。

    好在新任东方面军司令瓦采季斯是个福将,这厮上任后居然被他稳住了东线的局势,守住了高尔察克白卫军猛攻下的下诺夫哥罗德,托洛茨基的指挥专列就停在火车站督战,第一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联合击退了白卫军的进攻,并一鼓作气把战线推回了切博克萨雷。

    原因倒不是说东方面军如何的脱胎换骨了,而是高尔察克这边内部出了问题。

    简单的说,高尔察克在西伯利亚临时自治政府中随着前一段时间在军事上获得巨大胜利,以及追随他的白卫军人数膨胀到了15万人之多,这位前沙俄海军上将对尚停留在乌法的西伯利亚临时政府的社会革命党人和立宪党人的大佬们形成了功高震主的局面。

    在1918年4月上旬,西伯利亚临时自治政府密谋架空高尔察克的军权,这让前海军上将不得不先发制人,直接从喀山挥军折返乌法,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乌法的临时自治政府。

    1918年4月10日,高尔察克在乌法宣布自己成为俄国最高执政官,成立了军政府,很快高加索白卫军的将军邓尼金和尤登尼奇都承认了他的政权,这比王庚前世足足提早了半年多,当然,这厮从喀山前线撤退回乌法搞政变的结果,也使得苏俄的东方面军有喘息之机。

    等高尔察克从乌法折返喀山准备组织向莫斯科方向新一轮的攻势时,反倒是苏俄红军的东方面军在围攻喀山一线,此时东方面军五个集团军的人数加起来又恢复到了10万以上,并且大炮和机枪都得到了增强,高尔察克的白卫军一时半会居然还占不了上风,在喀山一线双方形成了僵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