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九章 国务总理的烦恼(2 / 2)  北洋1917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成杯酒释兵权的戏码了,这可完全不在计划之中。

    徐树铮这么一给台阶,曹锟和张作霖见风使舵,忙不迭的也接着歌功颂德加挽留,把冯国璋说要解甲归田的牢骚话揭过一旁不提。

    王庚把中日结盟的战略目的和大家分说明白,也算是统一了新北洋内部的思想,当然,今后中日联军顶着那个俄国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往西打过乌拉尔山脉后能走多远,这会儿可真没一个人知道。

    依着王庚内心深处的谋划,在乌拉尔山区以喀山为前哨,以乌法为中心,扶持一个亲东方的俄国乌拉尔资产阶级自治政权是出兵要达成的底线目标,至于再往西怎么开展,这会儿怎么盘算都为时过早,但前世苏俄既然有那么多加盟共和国。

    那么,在伏尔加河和高加索多扶持几个民族独立国家也未尝不可,一个强大的俄国显然既不是协约国的诉求,也不是同盟国的诉求,当年那个德奥同盟和三国联盟,不都是因为庞然大物俄国北极熊的压迫下才建立的么!

    不过这些都不急,只要把日本拉上自己的战车当个马前卒,事情就好办,美国对外没有领土要求,日不落帝国和法兰西经过欧战的洗礼早已今非昔比,对王庚来说,怎么让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获取最大利益才是他关心的事情。

    当然,喀山沙俄国库里那1600吨黄金他也念念不忘,高尔察克手里也就这点值钱的东西,到时候一个礼拜用飞机把他给搬空了,要不然凭什么给高尔察克军火粮食后勤物资还帮着他对付即将铺天盖地的苏俄军队?

    在王庚前世,当年高尔察克领着50万白卫军向莫斯科进军,结果退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100万红军,等到苏俄1922年结束内战是,苏俄红军数量高达550万,尼玛,都去当兵了怪不得没人种地闹粮荒!

    一想到日后可能在乌拉尔山脉以西遇到上百万的苏俄红军,王庚就觉得有一种紧迫感,绝不能让乌里扬诺夫和他的同志们缓过劲来各个击破,要争取把对方的力量消灭在萌芽之初,特别是在中农和富农们还没有彻底绝望投降之前!

    冯国璋发牢骚也是情有可原,这厮这代理大总统一当就快一年了,现在国内各派势力都在为众议院的选举摩拳擦掌,但显然不管怎么选,段祺瑞和徐树铮的安福系将占多数党地位,宪法修改委员会的草案关于中国今后的政治体制是美国那样的总统制还是英法那样的责任内阁制始终都定不下来。

    总统制需要一个强力的总统,如果段祺瑞是王庚,那一切都不用质疑,总统制对现在的中国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可段祺瑞又不是王庚,重新团结后的新北洋要怎么摆位置?

    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维持现在的内阁制不变,但是适当增加总统的权力,但如何避免日后的府院之争却是个难题,就是段祺瑞做了大总统,未必就不和徐树铮当总理的内阁产生冲突?

    如果老段被选为总统,那么冯国璋去当参议员议长,曹锟当副总统或副议长,众议院议长给南方党,安福系保持国会的多数党地位,徐树铮当总理组阁,王庚当陆军部长和大总统府参谋本部参谋总长,这是一个相对温和的政治架构,前提是冯国璋肯放手,而段祺瑞又肯一直无为而治的当那个虚名的大总统。

    虽然已经到了1918年的4月底,实际上国务总理还真没想好要不要照着上面王庚建议的路子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