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五章 商议赣北攻势(2 / 2)  重生之抗日川中铁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到便宜,如果冈村宁次一味地在九战区和**硬碰硬,那就看不出冈村宁次的高明,我觉得这次日军的东向应该是攻占我们一个战略要地,江北第五战区的随县、枣阳,宜昌、当阳一线,似乎都有可能。不过这也只是一种猜测,没有证据。”

    罗又伦一直在沉思,直到岳翰屏点名,他才清醒过来,歉意地看着大家,“对不起,刚才想事情太入神了。我认为日军的攻击目标很有可能是襄阳、宜昌一线,不过这样的攻击太过冒险,一旦被**缠住,日军根本没有脱身转向的条件。”

    罗又伦的想法在岳翰屏的脑中燃起一团火花,岳翰屏似乎抓到一点实质性的东西,但火花倏忽就熄灭了。攻击宜昌,岳翰屏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这时的局势不同于1939年年初,年初如果日军不发动南昌会战,直接发动随枣会战,可能效果更好一些。现在的襄阳、随县一线,除了战斗力强悍的第33集团军,还有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加入,这两个集团军应该是日军都很熟悉的部队,台儿庄一站,日军就吃够了这两个部队的苦头。

    冈村宁次这时候发起随枣战役,应该不合时宜。直接攻击宜昌,更是将胸膛敞开让五战区往上捅刀子。岳翰屏和刘文烨都大意了,太小看冈村宁次了,他们的判断都出现了失误。因此,蒋经国在向老蒋汇报时只能说日军有可能是重点攻击襄阳、随县一线,不排除攻击宜昌的可能。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建议,蒋介石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不过,岳翰屏的赣北攻势倒是引起老蒋的兴趣。蒋介石一直想狠狠的教训教训小鬼子,当然,私心里的话不能说出来,那就是能打痛小鬼子最好,这样的话,今后的和平谈判自己就有更大的筹码,可以谈更多的条件。

    薛岳也在筹划能在自己的战区发动一次攻势作战,他的眼光看准的是鄂南的通城、咸宁。这里位于湖南和江西之间,是衔接武汉外围的重要地域,如果能占领鄂南,就直接在武汉的腹部插上一刀,严重威胁着武汉日军的安全。岳阳的日军就被中**队反包围起来,并且陷于孤立。

    九战区和军委会不谋而合的想发动攻势,岳翰屏的建议就被放在军委会讨论。白崇禧对于鄂南攻势持谨慎态度,因为鄂南地势险要,日军据险而守,**必须要在崇山峻岭中行军,还要在那种地势下展开进攻,攻击的部队无法展开,攻击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赣北则不同,赣北日军首先是屡败之军,士气低落,这时候还在修整。日军两个师团防守九江、德安、武宁、修水、瑞昌一线,防线拉得很长,势必造成局部日军的兵力薄弱。而在赣北,**第九战区集结了青年军、74军、8军、64军、32军等整整5个军,还有配属指挥的四个师的兵力,近20万大军和日军对峙。只要部署得当,完全可以一点突破,抓住日军一部,一口吃掉。

    何应钦不置可否,刘斐则是赞成赣北攻势。在多数人支持赣北攻势的情况下,军委会作出如下训令:不论日军在哪个方向发动攻势,各战区都应该首先固守自己的防线,采取机动的战术,主力从两翼迂回攻击日军。九战区要在赣北发动一次攻势作战,目的是尽量压缩日军的空间,集中兵力突破一点。似是在武宁、德安之间任选一地攻击就可以调动日军兵力,进而挖出日军一部围歼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