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六章 缴获第十八师团军旗(二)(2 / 3)  重生之抗日川中铁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正面的德罗防线却有点冷清。德罗和新背洋隔着达克山脉相望,四周的山峰和丘陵起伏,紧紧护卫着德罗镇。新一军军长郑洞国亲自察看了地形。

    由于受地形限制,中**队一旦正面攻击受挫,很容易遭受日军大规模反击。必须得有一支无坚不摧的力量直捣德罗,突破纵深。

    望着远处的山峦,郑洞国嘴角微微一翘,再次仔细的看看德罗镇。一个计划在心里形成。

    一连三天,田中新一师团长接到的都是百折河方面的战报,正面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一反常的现象令师团长大感不安。

    侦察分队报告,敌人工兵在德罗以北山区日夜开辟公路,沿途加固桥梁。师团长头脑里钻出一连串的问号,加固桥梁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出于什么目的需要中**队这样做?指挥部里笼罩着一片不祥的沉寂。

    参谋长濑尾平武少将轻轻吐出两个字:“坦——克!”

    “你是说......诺门坎?”师团长问。

    空气瞬间凝固了!指挥部里没有一丝声音。

    诺门坎,一个魔鬼般的名字,他好像烙印一样给皇军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惨痛记忆。

    百折河在中国远征军猛攻下,英勇的皇军只坚守了3天就失守了,后门被关闭,日军的退路被彻底封死。田中指挥日军几次反击,均被新编第50师打回来。

    师团长死也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阵地,自己人就守不住,中**队就牢牢控制住了。

    15天后,早上八时,初升的太阳晃得人睁不开眼。一阵马达的轰鸣声隐隐传来,中**队的坦克从达克山区冒了出来。

    48辆坦克沿着德罗河谷快速推进,发动机的咆哮好像经久不息的雷声,在空旷的河谷中震荡。很快,钢铁洪流的前锋就好像一把钢刀插进敌人阵地。

    谢尔曼式坦克重达32吨,装甲厚度在40mm以上,**战士早就在前沿陡壁下垒起了麻袋斜坡,坦克丝毫不做停留,履带稳稳的压着麻袋冲上前沿。

    坦克炮和车载机枪凶猛的喷吐着火舌,反复舔灼着前沿日军阵地。步兵趁机冲上日军阵地,撕裂日军防线,向纵深发展。

    坦克在步兵后面用坦克炮定点清除日军残存火力点,车载机枪压制日军步兵反击。

    日军炮兵开炮了,炮弹落在坦克周围,溅起一阵阵烟雾和许多碎石块。坦克不停地转换方向,蛇形前进。

    坦克连长郑宇霆冲在坦克方阵的最前面,他冷静的指挥自己的坦克闪避着日军的炮弹,同时指挥炮长开炮。炮长每开一炮,坦克就剧烈的颠簸一下,并发出可怕的金属震响。

    很快,座舱里就充满呛人的烟雾,突然,郑连长大喊一声:“向左摆车身!”驾驶员赶紧一拉操纵杆,坦克右侧履带停止前进,左侧履带原地一转,将庞大的坦克硬是扭向左侧。

    “轰”火光一闪,一阵沙尘遮挡了视线,一发日军炮弹险险击中坦克,窥视孔里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

    一股更加辛辣的硝烟钻进坦克,驾驶员加大油门,冲出了浓烟。郑连长耳机里传出呼叫:“注意!日军肉弹,日军肉弹出动了!”

    郑连长转动潜望式炮镜,前方60多米,一群光着膀子的日军士兵,头上缠着一块白布条,捆满**包,向中国坦克冲过来。

    郑连长冷静的下令:“各车注意!放慢车速,机枪交替掩护!”外围的步兵战术协同非常密切,坦克速度稍稍一慢。步兵已经越过坦克,在坦克车前布成一道弧形防线,将坦克护卫在内。

    坦克车载机枪疯狂的吼叫着,前方山坡上人影一晃,立即躲闪到射击死角。这时,郑连长的坦克刚刚击毙一名日军肉弹,忽然,距离坦克30米远的河沟里,钻出一名日军,背上背着一个大号**包,不顾一切的向郑连长的坦克扑过来。

    日军士兵脸扭曲成一团,面色狰狞,他接连闪避开几挺机枪的射击,距离坦克不到10米,这时,郑连长坦克前面的5名中国步兵,手中的卡宾枪“呯呯”的连续射击。

    子弹打断了日军士兵的双腿,日军士兵痛苦的在地上挣扎着,郑连长的坦克机枪手对准**包连续开火,“轰”,一声巨大爆炸,日军士兵化为一蓬血雨。巨大的爆炸将坦克震得直晃荡,机枪手对着身旁的步兵伸伸大拇指,表示感谢。步兵咧咧嘴,拍拍坦克车身。

    步兵在坦克配合下,强力冲击开日军的防线,除留部分步兵占领前沿阵地,打扫战场,主力跟随坦克继续向前挺进,一直将战线向前推进了13公里。

    当夜,坦克搭载部分步兵,向德罗镇纵深挺进。一个步兵团紧紧跟随其后。第二天天色微明,中国坦克抵达德罗镇,日军炮火慌乱的落在坦克四周,中国坦克快速向德罗镇城门冲击。

    郑宇霆连长的坦克连12辆坦克损失了3辆,剩余的9辆坦克,在郑连长率领下,撞开城门,冲进德罗镇。

    搭载的步兵,立即跳下坦克,端着卡宾枪警惕地走在坦克前面,清理暗火力点。坦克掩护步兵快速冲近日军第18师团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