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雒阳之战(3)(1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第五十七章

    张辽等白波军诸将都同意胡才的决定,众人就其中一些细节略加商议之后,就决定了。

    胡才在给袁绍等人的信中详述了自己对解决皇统危机的事提了几点建议。

    胡才认为太傅刘虞对天子,对大汉忠心耿耿,此次纯粹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应该赦免其所有罪责。如今正值国家危难之际,实不宜诛杀大臣,自毁根基。为了安抚幽州诸郡,还是让太傅大人兼领幽州牧。

    为了确保朝廷的权威,胡才建议免除韩馥、袁绍等州郡大吏的罪责,建议韩馥代丞相之责,主管关东各郡政务。

    雒阳大战即将开始,此战能否胜利,将直接影响到勤王讨董,振兴社稷的大计,所以臣恳求袁绍等人放弃个人恩怨和成见,立即督请韩大人主政,主持关东国事。建立关东朝廷,而这个关东朝廷的天子还是长安的天子。

    胡才说,大汉帝国的天子只能一个,那就是长安的天子,不过朝廷可以组建,将来打败了董卓,可以与长安的朝廷合并。

    江政冷笑道:“这一份信,本身并没有什么威慑力。没有军队的支持,袁绍他们是不会同意的,韩馥虽然是冀州刺史,但是他手中的兵马不比袁绍多,要不要派一支军队过去支持韩馥?”

    胡才想了一下,对江政道:“可以,现在我们也该接收并州的其他几个郡了,江政,和李晨一起进入上党郡。”

    并州的上党郡,雁门郡,太原郡,还不在胡才的控制中,这几个郡的人口有五十几万,是并州最强的几个郡,现在时间差不多了,是应该控制在手中了,如果让别的人占领这几个郡,以这几个郡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以后想拿下这几个郡恐怕困难重重。

    更何况现在被任命为上党太守的张扬在河内,如果张扬提前进入上党,对白波军掌控上党非常不利,所以胡才不得不提前做准备。

    而江政和李晨的一万大军应该可以占领这几个郡。

    …………

    一月,河内郡河阳城,河内太守王匡大营。

    去年十二月,王匡、张扬奉袁绍命令,各自领军集结于河阳,准备攻打雒阳。

    这几天连降大雪,气温骤降,黄河冰冻三尺,人马行走其上,犹如平地。将士们为了御寒,纷纷躲在军帐内取暖,整个大营掩盖在洁白的大雪下,渺无人迹。

    深夜,王匡突然被一双冰冷的双手从被窝里拽了出来,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猛地睁开了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惊骇苍白的脸,脸颊上还带着几缕血迹。

    “元嗣……”王匡脱口惊呼,“出了什么事?”

    “快走,快走,董卓袭营,董卓袭营,快走……”韩浩不由分说,一把拉起王匡。几个侍从一拥而上,连人带被子驮了就跑。

    雪夜亮如白昼,雪花漫天飞舞。

    “呜……呜……”

    轰……

    号角声,战鼓声如雷,杀声震撼四野,河内兵狼奔豕突,凄厉的惨叫声惊天动地。

    “元嗣,怎么会事?董卓的大军不是在颖川吗?怎么到了河内?”王匡面无人se,一边惊慌地看着四处奔逃的士卒,一边大声吼道。

    “主公,的确是董卓,我看到他的大纛,还有西凉铁骑了。”韩浩气急败坏地说道,“张扬的部下临阵倒戈,他们献出了孟津关。董卓的大军随即长驱直入,连夜偷袭大营。下官率军驻防于河堤一带,猝不及防之下,三千大军被西凉铁骑屠杀一尽。下官拼死杀出重围赶来报信,但还是迟了一步。”

    “张扬?”王匡吃惊地问道,“张扬的大军不是驻扎在大营左翼吗?谁安排他的人去驻守孟津关的?”

    “主公,是你,是你……”韩浩愤怒地叫道,“有人告诉主公,说我天天接到董卓的信,说我舅舅在董卓那里,于是主公怀疑我和董卓有勾结,命我撤出了关隘,换上了张扬的军队。三千人,这是三千弟兄啊,他们都战死了,都被西凉铁骑杀了,他们死得好惨,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王匡脸se惨白。

    韩浩知道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拉着王匡向外跑去,现在他们的身边只有几百亲卫,能不能逃跑困难重重。

    轰!!

    轰!轰!

    铁骑犹如滚滚洪流,以江河决堤之势一泻而下,势不可挡。铁骑将士们高举武器,纵声狂吼,所向披靡。

    五千西凉铁骑和五千并州狼骑滚滚而来,王匡的军队不堪一击,立刻土崩瓦解。

    “杀……杀……”

    吕布长戟挥动,肆意吞噬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颗颗头颅在雪花中飞舞。一抹抹冒着热气的鲜血在空中化作凄丽的血珠坠落。

    突然,一声熟悉地吼声从远处传来。“结阵,结阵……兄弟们,死战,死战……”

    吕布心神震颤,转头看去,却是张扬。

    张扬是吕布的兄弟,虽然张扬是袁绍军中的人,但吕布不想让他死。

    想到这里,吕布猛夹马腹,举戟狂呼:“走,随我杀过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