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王允之谋(3)(1 / 4)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第五章王允之谋(3)

    邺城,三月底。()

    胡才以张辽为主将,徐晃,李肃,李峰为副将,主持冀州事务,留下近卫军在邺城掩护,自己带着飞虎卫秘密前往安邑。

    胡才之所以前往安邑,是因为长安的局势,从锦衣卫传来的消息,王允很可能对董卓动手,胡才非常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此时的安邑虽然不是白波军的大本营,但安邑对白波军来说相当重要,也是白波军进攻长安雒阳的基地。

    来到安邑,胡才第一时间来到了锦衣卫的秘密据点。

    胡才来这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贾诩。

    此前,胡才也曾遇到过不少的牛人。

    如张辽,徐晃,李肃,甚至包括赵云,高览,张郃等。

    可说心里话,胡才知道张辽等人大部分是大将之才,但一少了一个谋士。李肃。张平这些人虽然有些能力,但是比较不足,他们人生的经历和阅历并不足够。或许他们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目光,可是现在,还需要足够的磨练。

    但是贾诩却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他的年纪已经四十多了,可以说心智各方面全部成熟。对于一个谋主而言,这种年纪正是好时候。其经验以及各方面的水准,远远比一个青少年要高超了百倍。

    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有着超乎常人的目光和洞察力。

    贾诩之毒,毒在于他算无遗策,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清醒,甚至不惜损害千万生命,还周全自身。

    胡才知道贾诩曾经是董卓的人,后来归了张绣,而后有降了曹操。

    这个贾诩不但是长寿,更福泽于子孙后代。而在归降曹操之后,贾诩出场的次数不算太多,可每一次都会令天下格局产生改变。这样的人,这样的能力,怎能不让胡才心动?

    只是贾诩在董卓手中,一直以来胡才没有机会招募他,所以他命令秘兵和锦衣卫注意董卓军中的贾诩。

    白波军现在不少能征惯战的武将,张辽,徐晃,李峰,吴川,吴庆等可以独当一面,晏明,赵云等可以冲锋陷阵,但谋士只有李肃,这对白波军的发展非常不利的,好在这个时候,在几年在准备下,锦衣卫终于把贾诩带到了河东。

    得贾文和,则无忧矣……

    想到这里,胡才心里兴奋不已,这好像他第一次攻城略地的时候的心情了。

    锦衣卫的据点是安邑城外的一处庄园。依山而牧,或者据土地而耕种,建立了一个个的田庄村落。大的有一二百户人家,小的甚至只有七八户而已。这些田庄农舍散布于安邑四周。这以前是培养锦衣卫的地方。

    恐怕无任是谁都不会想到,在这里这个普通的地方,是锦衣卫的训练基地,在十几年后,锦衣卫名震天下的时候,众人才明白锦衣卫的恐怖。

    正是一个艳阳天,贾诩非常悠闲的坐在一个田庄的酒肆中,喝一口农家自酿的酒,吃一粒农家自制的腌黄豆。

    酒肆不大,最多能容纳十一二个客人。

    位于距离临安邑城三里之外,被带着河东后,贾诩一直这样过着日子,不过他在锦衣卫的监视中,只要不离开锦衣卫的监视。他的自由到是没有限制。

    贾诩到是随心所欲,而且酒肆很安静,他可以一边喝酒,一边考虑事情。

    他知道这里是安邑,很明显是胡才的人找他来的,虽然他不明白胡才为什么这么大费周章的找他来这里,所以贾诩不禁有些惶恐,不知道那俷公子为何如此对他感兴趣呢?

    出身于寒门,虽举为孝廉,可是却无法适应雒阳官场中的那种争斗。在贾诩看来,雒阳城内,尽是尸位素餐之辈,没有一个可以成就大事的人。

    十年前他就看出了太平道的问题,也曾向上官提醒,结果是被骂的狗血淋头。

    一来二去,贾诩也就寒了心。(:,看小说最快更新)

    限制中原大乱起,贾诩虽然投靠牛辅,但是他只是想保自己的家小而已。在天下诸侯中,董卓是他不看好的,董卓虽然有西凉军的精锐,但是他并不是天下诸侯和豪门士族的对手。

    但是胡才呢?虽然这几年,胡才就是一个奇迹,但是贾诩并不看好胡才,胡才出身士族,却没有好好的利用士族的身份,只知道用武力。他是董卓第二。至于袁绍袁术,贾诩根本不屑一顾。

    在西凉军中,他贾诩不显山不露水,他不明白胡才为什么派人把自己弄来、

    闭着眼睛,嚼着那黄豆,默默的咂摸着滋味。

    突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就在西北,贾诩对这种声音也不陌生。

    一下子就听出,那马队至少也有六七十人。

    大白天的,谁在官道上疾驰?

    贾诩很好奇的向酒肆外张望,就见远处烟尘滚荡,一队黑甲铁骑风驰电掣般跑来。

    只看那马上骑士的装束,贾诩隐隐猜到,应该是白波军的人。

    可能是去办事吧,现在关西的局势并不好,于是也就没有太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