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1完整版JJ发表(2 / 3)  宝钗重生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声,这几天她怪可怜的,一直在妈妈身边伺候着,也不敢伤心,偷着在没人的地方悄悄地哭。”

    “是了,我真是糊涂了。”薛姨妈说着忙着叫人把香菱叫来和她薛蟠的事情,叫她宽心。薛蟠没事的消息很快的传出来,不少的亲戚都来祝贺,薛姨妈虽然心里好些不满意,也只好装出来一张笑脸应酬着。

    林家的太太夏氏是最先来的,听着夏氏来了,薛姨妈忙着叫人请进来,在薛蟠的事情上,真正帮忙的却是林家,夏氏一回家和林如海说了,林如海就先叫人给忠顺王府上送信了。夏氏有些糊涂了,她忍不住问丈夫:“薛家的大爷沾上官司,这件事被王府知道了更不好,你如何这样莽撞的。泉州的知府也是你学生,你悄悄地送去一封信也就完事了,何必要坏人的姻缘呢?”薛家的出身有些低了,夏氏很担心这下忠顺王绝对不会同意宝钗和水瑛的亲事。

    林如海却是笑而不语,看着妻子发了一阵牢骚,慢悠悠的说:“你有所不知,泉州的知府是我的学生,更是王爷一手提拔上来的。即便是你能瞒住一时,人家那边早就知道消息了。而且我看着这件事未必不能因祸得福。一切都等着慢慢的看着吧!总是在一个月内有结果的。”

    果然泉州知府很快的查清了事情的原委,还把挖出来个惊天的阴谋,皇帝看见了奏折,立刻把管理海疆的南安王给叫过来狠狠地教训一顿。泉州知府因为办事得力,能够防微杜渐,得了皇帝的嘉奖,薛蟠也因为是见义勇为,被皇帝夸奖为忠义之士,和弦高退师一样了。皇帝觉得薛蟠的名字眼熟,查出来一看,也算是功臣之后,特别给了薛蟠一个七品皇商的职衔。

    夏氏把这些好消息和薛姨妈说:“恭喜姨太太,眼看着你家的大哥儿是真出息了,姨太太以后就等着享福吧。”说着夏氏又和薛姨妈问宝钗的事情:“以前姨太太的担心也就放下吧,和姨太太悄悄的说一声,泉州知府能这样快的审问清楚案件,这里面也是人家忠顺王府的力量。”说着夏氏把事情的因果说了,薛姨妈听着夏氏的话还有些不敢相信,等着夏氏再三说了,她才半真半假的相信了。

    宝钗听见这些话,心里五味陈杂,半晌她红着脸对着母亲说:“林家太太也是好心,她在太后身边十几年了,林家姑父也是在官场上经历风雨的饿。他们家正在得意的时候,犯不着为了一点私利坑害咱们家。虽然这样说,也是林姑父家出了不少的力气,为的是以前哥哥帮着送林妹回南边的情分。等着哥哥回来,咱们也该谢谢人家才是。”

    薛姨妈听着宝钗的话,心里对着忠顺王府好感顿时巴爆棚,她笑着说:“你说的没错,等着你哥哥回来咱们家也要热闹了,你哥哥娶媳妇,给你定亲。”

    薛姨妈和夏氏表示了同意婚事,她和夏氏说:“我孤儿寡母的,而且人家是汪王府,我们平民百姓的也是高攀了,好些事情还请太太帮着指点下。”

    夏氏笑着说:“姨太太谦虚了,我是做媒人的,自然是当仁不让,要把这件喜事办的体体面面的。宝丫头稳重招人疼,她应该有个好归宿。“说着夏氏和薛姨妈说了婚事上的安排。“姨太太不用太费心思准备嫁妆,一切都要随着大流才好。现在小世子正在不得意的时候,不要太惹人眼了。”

    过了几天薛蟠回家了,先见了薛姨妈,又去了户部领了恩赏,京城里面的亲友们都来祝贺薛蟠得了官职,贾家那边特别办了戏酒,请薛姨妈和宝钗薛蟠过去赴宴的。薛姨妈送走了贾家的人,她对着宝钗说:“你看如何?你姨妈看着木讷,其实她的心里比凤丫头还精明着呢。”宝钗想着事情刚发生的时候王夫人和薛家要银子,信誓旦旦的说一定能帮着薛家摆平官司的话。她微微一笑:“妈妈何必认真呢?既然哥哥回来了也就好了。也是人家的好心,舅舅现在不在京城,姨妈也是为了母亲争面子的。”

    薛姨妈也不想和贾家闹的太难看,无奈的说:“这些我也想到了,不过是亲戚情分,大家心里清楚也就是了。”

    等着到了那天,薛姨妈带着宝钗和薛蟠过去,薛蟠自去和贾琏等一起说话看戏,凤姐特特的迎接出来,笑着对薛姨妈说:“恭喜姨妈了,薛大兄弟这回是出息了。”薛姨妈笑着说:“不过是因祸得福,倒是叫老太太不安生了。”

    说着大家进来见了贾母,落座之后贾母对着薛姨妈说了些恭喜的话,“我想着姨太太家的蟠儿也是个好的,哪里能真的在外面胡闹去。都是姨太太平常教导的好,眼看着有了官职,将来蟠儿娶了媳妇,姨太太就等着抱孙子吧。”说着凤姐笑起来:“正是呢,听说着薛家大兄弟的好事近了,我们定然是要去喝喜酒的,只是不知道要带着东西去。姨妈别笑话我!”

    贾母指着凤姐笑着说:“你个猴儿,在这里耍赖!”王夫人则是皱着眉头,状似关心的对着妹子说:“蟠儿也不是白丁了,我想着香菱虽然好,到底是差了些。不如叫她做侧室,你们再寻了更好的,这样亲戚们才不笑话。”

    薛姨妈被王夫人的话说的心里有些不舒服,自己的儿子娶谁做媳妇,自己说了算。王夫人这会子冒出来嫌弃香菱的身世,算是什么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