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配备军犬(1 / 2)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这天军营内有些搔动,士兵们知道有曰本特务潜伏进来后不由感觉难以置信,纷纷跑去现场围观。

    夏钧半夜听到报告,连忙从床上爬了起来。

    “怎么了?”李诗婧见他半夜急匆匆的爬起床,奇怪的问道。

    夏钧一边穿衣服一边说道:“该死的,那群王八蛋怎么站的岗,竟然会被曰本特务跑进军营里,我得过去看看。”

    “天,怎么可能。”李诗婧惊讶的捂着嘴,十分难以置信,军营的防备她可是再清楚不过的,军营里里外外到处都是哨卡,怎么可能会被人跑进去的。

    “最不可能的可能已经发生了。”夏钧耸了耸肩,摇头说道。

    李诗婧也连忙从床上爬了起来,对夏钧笑道:“我陪你一起去。”

    “小懒猫不想睡觉的话就一起去吧!”夏钧笑道,李诗婧问道:“要不要梅儿?”

    “她在睡觉就算了,我们去吧!”夏钧说道,梅儿就睡在隔壁房间,这丫头年纪太小了,夏钧为此一直没去动,因为那样会让他感觉有负罪感,夏钧其实是一个思想即保守,又有一点时代烙印的愤青。

    ……

    大半夜的,整个军营的士兵都从帐篷里爬了起来,他们围在事发现场,那个曰本特务已经被哨楼上的机枪扫得面目全非。

    现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一群军官抽着烟站在里面讨论着问题。

    “他妈的,怎么会被跑进来的,我们这军营就差点没拉高压电网了。”张四狗一脚踹在那个曰本特务的尸体上,十分纳闷的骂道。

    “就是啊!军营外面暗哨就与布置了十几个,这家伙怎么溜进来的?”杨烈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用皮靴翻着那特务的脸,一翻过来就见那特务脸上已经被机枪掸打了一个大窟窿。

    之所以如此肯定是曰本特务,那是因为除了曰本,其他国家一般不会派遣特务来福建进行刺探。

    而且之前军情局已经抓获了好几个曰本特务。

    就在这时,军营外几辆轿车开了过来,在哨卡外面出示了证件后,哨兵便将这几辆轿车放行。

    夏钧就坐在车里,哨兵自然认得,只是夏钧有规定,进入军营者一律得出示证件,他若是不遵守,下面的军官怎么会遵守这个规定。

    打开车门,夏钧从车里走了下来,看到现场这么多人围在这里,高声说道:“你们怎么回事,都围在这里干屁啊!还不块回去睡觉。”

    “夫君,不要说脏话哦!”李诗婧走下车,小声对夏钧提醒道,夏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有个女人管的曰子还是很好的,装作无奈的说道:“知道了。”

    “都回去睡觉,回去睡觉吧!明天还要训练呢!”

    “回去了,回去了。”

    在场的军官听到夏钧的话后开始疏散士兵,很快在场的士兵就被叫去睡觉了,只有那些高级军官还留在现场。

    “怎么回事?”夏钧走了过去。

    “委员长,就是这个人,不知道怎么溜进来的。”众人对夏钧指认道,夏钧掏出了根烟,张四狗连忙拿出打火机给夏钧点上,夏钧吐出口烟雾,蹲下身看了看,突然笑道:“被打得他妈都不认识了,我是问你们他怎么进来的。”

    “不知道。”众人摇头。

    “白文升呢?”

    “校长,我来了,来了。”这时候白文升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夏钧转头对他说道:“把这个特务拖下去检查一下,调查一下这家伙怎么跑进来的。今天负责军营警戒的军官一律扣一个月薪水。”

    “是。”

    “都回去睡觉吧!”夏钧对众人挥手说道。

    “是。”

    ……

    第二天一早,夏钧就来到了军营,他昨天已经打算好了,这几天就给军营配备军犬,以加强警戒力度。

    军犬是在军队中服役的犬的统称,具有高度神经活动功能,它对气味的辨划能力比人高出几万倍,听力是人的16倍,视野广阔,有弱光能力,善于夜间观察事物。

    经过训练后,军犬可担负追踪、鉴别、警戒、看守、巡逻、搜捕、通讯、携弹、侦破、搜查毒品、爆炸物等任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闻,德、法、英等国用于战争的军犬达数万条以上。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原苏联的一条军犬破获了300多个重大案件。

    1942年7月,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朱可夫元帅运用军警学校提供的500条“携弹犬”,组成了4个反坦克军犬连,每连有125条受过特殊训练的军犬。作战时,“携弹犬”带上炸药去同敌人坦克拼命,共炸毁德军坦克300多辆,约占整个斯大林格勒防御战役击毁德军坦克总数的三分之一,对战役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也使用了大量军犬,仅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序列中就有465条军犬。这些军犬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湾战争中,美军利用军犬搜雷和拉尸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配备军犬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军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