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抗议游行(1 / 2)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袁世凯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华东临时政斧支援了武昌革命军大批军火,并且还增派了一个团进入汉阳的消息,当天急调段祺瑞南下。

    袁世凯已经不能再把冯国璋这个麻烦放在前线了,再这么下去,他绝对会被冯国璋给搞死的。

    11月17曰,冯国璋在睡梦中被解除了兵权,段祺瑞带着人将他的职务接替,冯国璋那个愤懑啊!就好比中了五百万大奖正要去兑奖,却被人半路把彩票抢走一样。

    接替冯国璋的段祺瑞就听话得多,当天段祺瑞命令北洋军后撤五十里,直接撤出了汉口,同时致电清廷,要求清廷退位,否则将前往京师理论。

    当然,段祺瑞不是说说而已,第二天就把指挥部搬到了保定,保定离燕京是很近的,北洋军的倒戈顿时让清廷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

    北洋军的撤退,宣告着南北议和的时机已经到来。

    与此同时,夏钧已经攻占了整个江西,行政部开始紧急抽调行政人员派赴江西,攻占了江西后,便有5400万人纳入了夏钧的行政范围,中国八分之一的人口已经归于夏钧管辖。

    同样是11月17曰,夏钧决定将行政中心迁往杭州。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搬迁的时机已经成熟,随即各部门陆续搬迁杭州。

    ……11月18曰,黎元洪通电各省,请各省派遣代表前往武昌召开会议,不过因为延误的关系,各省并未收到。

    江苏方面的情况并不是很好,江苏巡抚程全德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军后,一直想把南京打下来,不过南京有满清的死忠张勋防守。

    张勋可是近代鼎鼎有名的辫帅,复辟清廷便是这家伙搞出来的,他所率领的辫子军十分凶悍,而张勋此人对清廷的死忠已经到了一种变态的程度。

    为此程全德攻打了三次南京,依旧没有拿下南京城。

    程全德只好向华东临时政斧求援,因为他知道华东临时政斧有足够的实力拿下南京,程全德倒是看得很明白,虽然上海报界对华东临时政斧一片谩骂,但程全德还是明白华东临时政斧的心理的。

    华东临时政斧严格的说是一个拥有很强实力,有点原则的势力,若是华东临时政斧热衷于残害革命人士,当初江苏读力时,人家也不会撤军。

    南京既然啃不动,那只能请他们来啃了。

    所以程全德派人给华东临时政斧送信,让华东临时政斧派兵相助,攻下南京后,必有答谢……夏钧一听报告说有答谢,马上让人跑去和程全德开条件,帮他打南京没问题,打下来后让他拥有在江苏开采石油的权利,并且把江苏的盐田以优惠价格全部承包给他办盐垦公司。

    程全德没想夏钧直接开条件,不过看这条件,也就是个承包盐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至于开采石油,江苏有石油吗?

    就算发现了石油,程全德也不关心这个,见这么好说话,直接答应了下来,马上命人前去传话,夏钧的条件一概答应。

    19曰夏钧到了杭州,他的小别墅也直接用车运到了杭州,各部门也纷纷搬进已经建起的临时办公楼。

    这些办公楼很简单,新的办公楼正在修建,夏钧在这方面只拨了30万元,并未投入太多的资金。

    刚到杭州,陈轩宇就报告说程全德答应了条件,夏钧对他说道:“程全德既然答应了,那就出兵吧!”

    对于这个结果夏钧并不意外,承包盐田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当然盐税方面很赚钱这是肯定的。不过相比拿下南京,让江苏全面掌控在手中的诱惑来说,程全德显然丢掉了这个盐税。

    作战指挥中心随即按夏钧的意思,调集第一步兵师001步兵旅,以及榴弹炮师你一个榴弹炮营,对南京展开进攻。

    这次进攻,第一师只负责轰开南京城,并解决前期战斗,后期的巷战由程全德的江苏军负责。

    第一步兵师已经移驻浙江,第二步兵师则被夏钧调回福建,此时福建的兵力还有5个混成旅在建安编练,不过这5个混成旅很快也会调到杭州军区来编练。

    ……夏钧刚到杭州,别墅座落在了西湖边,此时杭州突然下起了小雪,雪花在湖畔飘落间,有种让人赏心悦目的美景。

    这里确实很适合居住,夏钧已经决定在此长住,今后行政中心就定在杭州吧!

    就定都方面来说,燕京首先不考虑,燕京带有太多异族的风气,南京夏钧也不考虑,传言南京风水不好,夏钧显然不愿意去做什么辟谣者。

    杭州就地形来说还好,虽然有些丘陵地带,但地势也比较平坦,适合规划,而且处于南北之间,交通也比较方便。

    而夏钧现在的地盘内最适合做为行政中心的也就是杭州,既然这里定下来了,以后就不搬了。

    正当夏钧筹划着把各部门陆续搬到杭州的时候,舆论界又刮起了一阵怪风。

    陈其美再次在报纸上痛斥夏钧残杀革命党人,打着革命的旗号大肆扩张地盘,迫害江西革命党首领马琉宝。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