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秋收到来(1 / 4)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华东自治政斧在短时间内就借到了相当于15.09亿元的贷款,加上之前的13亿元贷款,华东自治政斧与华东集团的债务总额已经达到了28.09亿复兴币的地步。

    这么疯狂的借债,的确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人们甚至认为,委员长太年轻了,做事很鲁莽。这种言论在华东自治三省的报界并不是很大,但在华东自治三省外面却十分的大。

    对于华东自治三省借了这么多的外债,中国各省军阀都感觉有些恐惧,甚至是袁世凯都是感觉到恐惧。

    然而华东自治政斧越是强大,袁世凯只能用更大的力度笼络华东自治政斧。

    不过华东自治政斧这样大规模的借款,确实被中国的那些军阀看成了十分危险的潜在威胁。

    在舆论上,中国除了华东自治三省内部,外部都弥漫着一股抨击夏钧的风潮,抨击他鲁莽的有之,抨击他卖国的更有之。

    李诗婧和塔娜饶是兴趣的看着那些报纸,看到个别抨击得精彩的报纸,还会念给夏钧听,夏钧毫不在意的说道:“这些家伙估计被吓得不轻,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当然,对于那些对华东自治三省怀有敌意的势力,夏钧自然不能让他们继续在舆论界先掀风作浪,马上通知华东三省报纸进行反击。

    此时的华东自治三省的报纸基本被夏钧掌控,就连《申报》也不再怎么挑毛病,对于这次大借款,只是抱怨夏钧太鲁莽,把整个华东集团都抵押出去做赌注。

    对于外省报纸的种种过当言论,华东自治三省报纸已经自发姓的开始反击,污蔑他们的委员长,真是其心可诛。

    ……对于这些巨款如何使用,夏钧已经有了打算。

    夏钧打算将三分之一用在建设国内的基础设施之上,目前华东自治三省的基础设施虽然已经开始修建,但和其他省份的交通依旧是个问题。

    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原材料产地,但没有交通,这些原材料运不到华东自治三省。

    如果有了交通,那么等一战爆发后,夏钧就能从其他省份将原材料运来加工成商品再卖出去。

    在拿三分之一继续加强造船业,以及用来造商船。

    剩余的三分之一则继续加强军工业。

    夏钧把这些任务下达下去,下面各部门开始行动起来,开始物色要购买的东西,刚消停下去没多久的王成义再次开始联络各国造船厂。

    王成义在国际上以及出名了,他一说要买船坞,各国造船厂或者船坞制造厂纷纷派遣人员去招揽生意。

    造船厂想把过时的船坞卖掉,或者通过转卖先进船坞赚上一笔,船坞制造厂则想招揽下这笔生意。

    不过王成义基本上不从船坞制造厂买船坞,因为制造船坞需要时间,委员长指示他,明年年底之内不能到货的船坞一律不要。

    开玩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各国自己的造船业都不够用,那时候船坞肯定被扣下来。

    所以1913年年底之前不能到货的全部砍掉。

    而且这次王成义主要从美国和英国那里购买船坞,对于美国这个一战中的生意竞争对手,夏钧更乐意在他们那里买。

    把美国佬的船坞买掉一个,他们在一战中就少赚一些钱。

    同时夏钧把买军工业的主要目标也放在了美国身上,美国出于扶持华东自治政斧抗衡曰本的动机,军工业上对华东自治政斧并未做出限制。

    首先这个年代的美国在军工业上也不是太强大,也没太多什么限制型的军工技术,而华东自治政斧采购的只是基础的军工业。

    而福州马尾、厦门、宁德、杭州四处造船厂也随着贷款的到来接到了满满的订单,华东远洋运输公司、华东近海运输公司都在大量订购商船。造船厂为此高薪聘用外国造船工人,同时大力培养自己的造船技术人员。

    华东交通制造公司也利用贷款引进了两条卡车生产线,夏钧给华东交通制造公司生产的卡车取了个拉风的名字——东风重卡。

    这些卡车用的都是自己制造的发动机,因此引进生产线并没有花掉多少钱,而且由于有先进的发动机,东风重卡比其他国家造出的卡车要先进得多。

    在钢铁业上,华东自治三省的钢铁行业发展也十分迅猛,因为造船业和铁路建设,以及其他需要使用钢材行业的带动,华东钢铁公司的产能已经暴涨到了年产钢材50万吨程度,虽然相比美国来说少得异常可怜,但却超越了曰本。

    曰本此时的产钢量还很少,真正让曰本工业发展起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的军国主义制度。

    除了华东钢铁公司以外,民营企业也开办了十多家钢铁厂,这些钢铁厂的规模一般不是太大,不过冶炼设备倒是比较先进。

    就华东自治三省内部,已经有大概五百余处矿点开始开采,这些矿点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在不破坏地下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采挖。

    如果是在国外的话,例如华东矿业公司,想怎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