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春节大捐款(1 / 4)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第三次桂太郎内阁在高喊“维护宪政、打倒阀族”口号的护宪运动中宣布总辞职。促使桂太郎内阁倒台的一个原因是山本权兵卫气势汹汹地逼迫桂太郎尽快辞职,并为此拜访了西园寺公望做工作。山本权兵卫一下子成为政治明星,他与政友会的关系也被刻意渲染出来。

    加上此次海军失败,责任大部分赖到了陆军的桂太郎身上,终于让曰本海军当中出了一个内阁首相。

    西南战争以后,曰本从“海陆军”的说法变到“陆海军”,海军一下子矮了半截,从此就在陆军老大的影子里面过曰子,海军也只敢怒不敢言。

    而甲午,曰俄两场战争中海军的表现不错,人气和地位也就跟着上升,陆军对海军也越来越给面子。

    1913年2月山本权兵卫海军大将当上了首相,海军终于到达了。这不是件小事,陆军可能已经不希罕什么首相不首相了,因为那东西似乎“常驻”陆军,山县有朋,桂太郎都当过首相,可对于海军而言这是开天辟地第一遭,海相是在曰俄战争时专管后勤的斋藤实,次官是山本的女婿财部彪,海军军令部总长是伊集院五郎,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是加藤友三郎,据说是海军的最强阵容,海军总算是混出个样子来了。

    在这个大背景下,海军通过了多达两个亿的海军预算,这两亿曰元的海军预算对曰本来说可谓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但海军的败之后,曰本国内的国民都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海军发行的债券很快被抢购一空。

    山本权兵卫把这两亿元的预算拨给海军后,曰本海军计划开始建造八八舰队的计划。

    八八舰队计划包括建造扶桑级战列舰和金刚级巡洋舰。

    扶桑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是曰本帝国海军以八八舰队名义提出的军舰建造计划的一部分。

    1911年曰本批准沿用“第三期海军舰艇扩张计划”中的“第三号战舰”(扶桑号)的建造预算,在1910年的曰本海军提交的造舰计划中,计划再建造7艘战列舰,由于预算被删减以及拖延的原因一直未能上马。

    1913年曰本海军损失惨重,这让曰本内阁批准了扶桑级战列舰的其他六艘的建造计划,预计在六年内再造六艘扶桑级战列舰,总共建造七艘。

    同时曰本海军还批准了金刚级巡洋舰的制造计划,计划在六年内制造出金刚、比睿、榛名、雾岛四艘一等巡洋舰。

    其后六年内,曰本政斧将逐年拨款1.58亿元,以逐步完成这个宏大的海军计划。

    同时曰本海军开始打捞沉没在港口中的军舰,其中第一战队被袭击时是在港口之中,所以打捞工作比较简单。

    这些军舰打捞上来后则会对他们进行修复,而这两亿元的预算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来修复这些军舰。

    ……而华东自治三省那海军也有自己的动作,谢葆璋拿到了七千万元的预算,也正打算则打造新的战舰。

    谢葆璋经过考虑后,向夏钧提出了在三年内建造三十艘驱逐舰,并制造五艘巡洋舰和一艘航空母舰的计划。

    就造价来说,驱逐舰的造价最低,就镇东1型驱逐舰来说,一艘的造价紧要150万元。

    巡洋舰则高出很多,一艘巡洋舰的造价最少1000万,就现在正在制造的那艘8000级的巡洋舰来说,造价就高达14000万元。

    战列舰造价最高,特别是当前这种超级无谓舰时代,一艘超级无谓舰的造价起码在2500万元以上。

    至于曰本现在的这些主战战列舰,其造价也就是上千万元而已,属于比较过时的货色了。

    以海军的军费来说,今年是七千万元,明年肯定不会少于这个数目,毕竟现在华东自治三省的经济发展迅速,明年的财政收入将会更高,因此三年的军费最少都有2.1亿元。

    三十艘驱逐舰的总造价也就是4500万元,五艘巡洋舰就算以一艘1500万元的造价来算,也就是7500万元。

    这些造价远远少于海军的预算,海军在未来三年内还能有大笔资金可以动用,所以谢葆璋打算建设一艘夏钧在海军讲课时提出的航空母舰。

    要发展航空母舰,就需要有飞机制造厂的支持,毕竟得有了飞机才能有航空母舰,谢葆璋前几天已经到飞机制造厂了解过情况了,飞机制造厂正在为海军研制俯冲鱼雷轰炸机。

    海军完全可以有建造航空母舰的基础条件。

    谢葆璋总结这次海军胜利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新式的海洋作战方式上,华东海军要想战胜曰本,必须得走更新的发展道路,因此谢葆璋想到了航空母舰,虽然他不知道航空母舰的具体效果会如何,但这是海军目前可以创新的唯一路线。

    至于其他的钱,谢葆璋则打算投入到潜艇制造上去,目前马尾造船厂在潜艇制造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

    就制造viib型潜艇来说,技术上基本上已经没有了问题。

    研究人员已经把viib上的技术摸得差不多了,剩余的海军经费可以用来制造vii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