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八章:恐怖的蚕食政策(1 / 2)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第二天,中国各省报纸上就出现了当天晚上发生在华东广场上的事件。

    “蓝田百姓痛不欲生,他们当时甚至要自杀。”

    “王占元做出此等丧尽天良之举,实为国之不幸……”

    “逮捕王占元,接管湖北行政……”

    各报纸言论激进与保守不一而足,但就接管湖北行政之建议一提,马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几乎各省舆论都提议由华东政斧去接收湖北行政,反对的当然有,那就是被北洋政斧控制的那些报纸。

    北洋政斧对此事的反应是十分迅速的,第三天就做出了答复,徐世昌对对媒体保证,一定严惩王占元。

    当前袁世凯病倒在床,整个北洋的行政都是徐世昌管的,他可是袁世凯的拜把子兄弟,被誉为是玲珑剔透水晶球,在当年袁世凯都被撵下台的时候,他却能在清廷之中升官发财。

    徐世昌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让很多人都没有怀疑。暗地里,徐世昌却是和北洋的一干官员商量着怎么从轻处理。

    就在徐世昌开会的时候,突然一个紧急电话打到了会议室。

    “什么?你说什么!他们逮捕了王占元?还宣布接管湖北行政?”徐世昌接电话时一连窜的什么跟机枪似得,接着把电话狠狠一挂,气愤的大吼道:“他们这简直是目无中央,无视国法。”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谁都知道这个‘他们’是谁,除了华东政斧之外还能有谁敢逮捕王占元?

    “徐阁老,还是算了吧!算了吧!”

    “是啊!争不过啊!现在人家势头正盛呢!”

    “徐阁老,我们作为中央,山东打了胜仗,我们还未发出奖赏呢!”

    一群北洋官员连忙对徐世昌劝导起来,现在北洋的实力远远不如华东,争不过也打不过,而且王占元的行为已经引起民愤了,华东政斧借题发挥,争起来还是中央吃亏。

    “此时再不争,那么我们北洋还剩下几个省?”徐世昌大声问道:“我们现在也就剩下湖北、陕西、河南、河北和东三省了。”

    东三省开发程度低,北洋政斧很难收上多少税收,真正能收上很多税收的也就是河南、湖北这两个省。

    河南此时已经逐渐成为华东政斧农业部的主要棉花规划产地,北洋政斧每年都能从河北的农业税方面收上不少钱。

    湖北就更不用说了,那里地势平坦,适合大面积机耕,这些虽然还未普及,但湖北是一个人口稠密的省份,历来是重要的产粮地。

    如果湖北再没了,那么北洋还真不剩下多少地方了,其他省份虽然多,但大多都没什么税收。

    ……事件的演变快速到超乎大部分人的想象,王占元在事发第三天就被华东政斧给逮捕了,华东政斧逮捕王占元没有出动部队,而是出动了特种兵,半夜把王占元从被子里拎出来吹冷风。

    次曰湖北的北洋军群龙无首,一举被华东军控制。

    其后,华东政斧的行政人员就开到湖北了,在部队的协助下,逐一接受湖北地方行政。

    此时华东政斧已经拥有了一个行政人才储备,这些都是合格、专业的行政人员,接管湖北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华东政斧逮捕王占元,顿时全国上下为之叫好。

    不过北洋政斧却是开始在那唧唧歪歪了,徐世昌多次在公开场合对华东政斧表示不满,以至于迟迟不发出嘉奖。

    北洋政斧做为名义上的中央政斧,国战军在山东打了胜仗,自然是要颁布嘉奖方式的,但北洋政斧一拖再拖。

    拖到没人理他们了!

    夏钧完全把北洋政斧撇开,在杭州召开了一次各省联合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是西南军阀,有蔡锷、唐继尧、陆荣廷、刘世显这四人,涉及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

    会议开始后,华东政斧提出了联合自治的要求,即各省将由华东政斧派遣行政人员进行治理。不过各省可以保留一定的兵力,军费由华东政斧来出,同时各省可以组建政党以参与华东政斧的内部政治。

    这个要求很快得到了蔡锷的响应,因为这本身就是蔡锷提出的。

    蔡锷在山东战争结束之后找过夏钧,和他详谈过自己的意思。蔡锷一方面打算把四川交由华东政斧管理,一方面蔡锷则希望组建一个可以参与华东内部政治的‘统一共和党’,同时还想带兵。

    这些要求夏钧全部已与满足,就逐渐新政党来说,实际上也没什么,这些小党派参与到华东政斧的内部来并不会对复兴党造成什么威胁。

    另外保留川军也不是问题,夏钧甚至许诺蔡锷,川军有一个军的编制。装备、待遇与华东军等同。

    此时华东政斧开始从防御自己的地盘转向收复边疆省份,并需要在边疆建立起防御体系,所以未来依旧得继续扩军,一个军的规模并不算大。

    蔡锷答应了,其他省却是很犹豫,唐继尧在蔡锷的劝说下免强答应,而刘世显和陆荣廷则是断然拒绝。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