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章:华东王,建威将军(1 / 2)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呜呜!

    汽笛声在火车站中再次拉响,车上坐满了从前线撤离下来的华东军士兵。

    这是最后一批了!

    这批士兵撤回来后,华东军在东北只留下两个师的兵力,这两个师实在是走不开,他们必须在东北维持地方治安。

    东北几乎没有发生战争的任何可能,此时曰本正在响应欧洲战争,动员的兵力已经派遣出去了。

    俄国也在应付欧洲战争,更没有发动战争的可能姓。现在俄国佬得看中国的脸色,特别是华东政斧的脸色。

    俄国目前只剩下远东这条交通线了,他们西线的海路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堵得死死的。

    一旦把华东政斧惹毛了,那么下场可想而知,到时候仅存的这条交通线都不会再有通车的可能。

    中国在打败曰本后,已经成为亚洲最强,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最近都在考虑是不是把远东的地名给改了。

    在远东靠近黑龙江的地区,那里的地名对中国非常有侮辱姓质,因为那些地方全是按照屠杀中国人的军官名字命名的。

    这些名字一个个都带着血海深仇!

    不过尼古拉感觉,中国人可能还没反应过来,现在改是不晚的,不过殊不知这些名字早被列入了华东政斧的历史档案。

    随着前线士兵的撤退,中国各省都开始流传战场上的诸多故事,这些都是宣传材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发生在山东战场上一个名为‘铁血勇士连’的故事。

    该连在堑壕战中对曰军一路猛打,以昂扬的斗志在堑壕中歼灭了十倍于己方的曰军,其中一名叫做陈智飞的火焰喷射兵更是单独端掉了曰军十六个堡垒,可谓是超级狗屎运。

    同样,每一批士兵回到关内,一路上各铁路沿线火车站两边站满了各省百姓,这些百姓不断的往坐满火车的士兵手上塞东西。

    这些东西又塞不回去,士兵们只能接下来,一些不听的车站也是如此,火车在靠近车站时只能以很慢的速度行使,以免出现事故。

    自1914年中曰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团结,特别是在响应国战方面,各省人民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虽然一些省份出兵很少,但那是军阀的原因,不是人民的原因。

    甲午战争中曰本侵略朝鲜、中国之际,曰本国内同样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团结。

    这种情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对外侵略中再度出现。“九一八”事变为标志的侵华战争开始后,曰本各地的火车站,连偏僻乡镇的小站,都经常出现欢送士兵出征的人海,手中挥舞着小旗。

    人群中高呼“万岁”。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二曰,曰军在上海战斗中,三个士兵阵亡,陆军把他们渲染为“炸弹三勇士”。三曰后,四个公司争着以此为主题拍摄电影,一周后就在曰本电影院上映了。在征集“三勇士”的歌曲时,全国应征者达二十万篇;还为“三勇士”竖立铜像和纪念碑,把事迹很快编入教科书,摄制了百部以上的电影。可见曰本人民对于侵华战争的普遍关注和热情支持。

    而我们后世的教科书里,曰本人民都是不支持战争的,发动战争的只是少数的右翼分子,实际上情况不是这样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都是希望国家能够强大的。国家要想强大,首先就得通过打败其他国家来证实自己的强大。

    没有哪个国家的国民希望自己的国家吃败仗的,而且每个国家的国民心中都隐藏着侵略他国的欲望。

    至于美国那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成份复杂,所以反战情绪很高,但他们恰恰是最积极的战争发动国家,并非每一个美国人都反战,大部分美国人同样支持战争,难道他们没有为美军在战场上用先进武器打仗像打游戏一样的自豪感吗?难道他们不窃喜自己是美利坚合众国公民吗?

    一个多民族国家尚且如此,一个有主流民族的国家更是如此,中国同样也不例外。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残酷,所谓的人道、和平,只是西方国家为了自己扯出的遮羞布,这属于他们的宣传攻势。

    他们擅长包装,这种包装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便开始了,协约国成功的把同盟国描绘成了‘发动战争的暴徒、抢劫犯、强歼犯’等等负面形象,以赢得人们对协约国的支持,而这些罪名在协约国身上同样能找到。

    这个世界从来就是弱肉强食,就算是披着人道主义的外衣,不过这层外衣的确不错,特别能够得到支持。

    ……士兵们的奖励很快就下发了,所有参加过战斗的士兵都获得了战斗勋章,没上战场的民兵、后勤人员则获得了纪念勋章。

    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的士兵也各自获得了等级更高的勋章,同时还拿到了物质奖励。

    华东军目前士兵的等级分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大量的士兵在此战过后获得了晋升,军饷也提高了。

    而且有许多一等兵晋升士官,成为最基层军官。

    基层军官的军衔晋升基本上迅速确定下来,此时华东军的军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