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八十四章:中日海军装备竞赛(1 / 3)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在黄海,成群的带鱼一头咬着一头的尾巴被愚民们用钓钩拉了起来,这些带鱼十分贪吃,一咬就是一大串,一头咬着一头。

    在金色的夕阳下,渔民们辛勤的撒着网,一网网的鱼被捕捞了上来,数量之多让他们乐开了花。

    若是在以前,哪里能一天捕捞到这么多的鱼,现在船和网都更新换代了,比以前捕的鱼多得多了。

    不过税收也高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状况。

    海洋捕捞的利润比较大,特别是在换上了大船、大网之后,每艘渔船可以捕捞到不少的鱼。

    在渔业方面出现了很多渔业公司,他们有资本进购大船,而且有资本建设一条完整的捕捞、加工链条,因此这些捕捞公司是目前捕捞业的主导。

    有些渔民则是自己贷款买船,但竞争力不强。

    中盛集团和华盛集团两大集团是目前渔业方面的两大霸主,他们有资金,又有融资渠道,更有捕捞设备购买渠道,确实没什么企业能与他们竞争的。

    两大集团的渔业公司目前不仅在中国沿海渔场进行捕捞,也开赴印尼、缅甸、朝鲜沿海进行捕捞,有时候甚至会在军舰的保护下进入曰本海域进行捕捞作业。

    其中与曰本争端最严重的就是北海道渔场,因为库页岛的一半属于中国了,这里的海域靠近北海道渔场,两大集团的渔业公司经常蹿入北海道渔场,曰本海军在中国海军面前基本上缩了头,不敢前来驱逐。

    而在远洋捕捞方面则是华东集团的经营范围,华东集团的捕捞范围在南海、白令海、太平洋公海、南极海域、印度洋公海、大西洋公海这些地区进行捕捞,其中大西洋公海的远洋捕捞竞争基本没有。

    此时欧洲陷入战争,各国的远洋捕捞船只都不出港了,中国的远洋捕捞船只挂着中国的旗帜在公海捕鱼,德国潜艇不会去攻击这些中国渔船。

    这些渔船很多都是夏钧直接从兑换平台上兑换的,这些渔船的价格非常便宜,而造船厂此时又没太多的精力去制造渔船,因此夏钧直接靠兑换。

    大量的先进渔船被兑换出来后,捕捞业走上了的高速发展的道路。

    捕捞业高速发展的结果就是大批廉价的渔产进入了中国百姓的餐桌,由于捕捞量大,渔产价格可以说是非常便宜的。

    从各海域捕捞的渔产在运回中国后,随即进行集中加工,随后被加工成各种海产品,不仅供应国内消费,还大量出口国外。

    渔业及渔业加工的发展,带动了不少就业岗位。

    而在渔业上的冲突,中国与曰本时常发生。曰本海军虽然缩了,但他们的外交部却时常向中国提出抗议之类的行为。

    今天抗议中国渔船进入朝鲜海域,明天抗议中国渔船进入北海道渔场。

    中国坦然承认渔船进入了朝鲜海域,但朝鲜作为中国传统的藩属国,中国对其海域拥有管辖权。

    今年捕捞期一到,中国海军立即大规模开赴朝鲜海域对曰本海军进行军事威胁,曰本政斧上下咬牙切齿,却徒呼奈何。

    曰本联合舰队的元气还未恢复,而中国海军方面,不仅有福建号战列舰,还有刚下水的浙江号战列舰,以及三艘海盾3型重型巡洋战列舰,分别是闽江号、赣江号、钱塘江号,同时还有传说中的航空母舰‘始皇号’,以及其他轻型巡洋舰、护卫舰若干艘。

    阵容之强大,让曰本海军望风而逃,连出去与中国海军对峙的心情都没有了,万一人家突然开火怎么办?

    曰本政斧也对中华帝国那位年轻的元首的冲动姓没有丝毫把握,曰本海军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家底,要是再被打掉,那怎么办?

    出于这样的考虑,曰本海军对于中国海军在朝鲜海域进行演习只能不断提出抗议,不过中国外交部置之不理。

    中国海军前面过,就是一大群的渔船跟在后面,到达朝鲜海域后随即开始捕捞作业。

    为此还有一批渔船没有在朝鲜进行捕捞作业,而是跟着中国海军往库页岛去了,中国海军到达库页岛军港,随即又在曰本北海道渔场边缘进行了军事演习。

    那群渔船就直接冲进了北海道渔场,在曰本渔民的众目睽睽之下在北海道渔场进行渔业捕捞。

    而且这些渔船用的还是断子绝孙的大型拖网,一网拖过去就连小鱼苗都不放过,这种拖网在中国近海是禁止使用的。

    曰本政斧上下都快被气炸了,在他们看来,他们从来都没有输给中国海军,只是输给了中国空军。

    中国海军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跳梁小丑,大有一股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之感升上心头。

    中国海军不仅支持中国渔船进入曰本海域进行捕捞,曰本渔民一旦进入中国海域,马上就对其进行逮捕,同时曰本海军一旦试图跨越界限,中国海军就算是只有一艘护卫舰,也会上前进行对峙。

    此时中国不怕打海战,因为此时海军在军舰上以及空军上都有优势,完全不怕被空军玩到半残的曰本联合舰队。

    同时中国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