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八十八章:美国武力干涉意(1 / 2)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全国平均恩格尔消费指数下降至32%,未达去年制定的目标,超标2%。1917年全国通货膨胀为6%,同样超标3%,其原因在于对外出口导致货币增发量太高,导致超标近半。”马良生报告道。

    统计局所做报告还是比较真实的,就如通货膨胀的统计上,很多国家看到统计上来的数据,感觉这一块太高了,马上把某一块从计算中去除,不算入通货膨胀范围,那一块又太高了,那一块被划掉,结果得出的数据就非常漂亮了。

    数据是很容易骗人的,夏钧时常也回关注商品价格的变化。帝国统计局在他的要求下,对于数据的统计实事求是,没有弄虚作假。

    不过通货膨胀高到6%,不由让夏钧皱眉,一会等好好调查一下这方面的问题,找出根本原因出来。

    夏钧大致上也猜想到了原因,主要是对外出口的高速发展,大量外汇和贵金属流入中国,中央银行为了兑换这些外汇和黄金,只能向市场增发复兴币,复兴币在市场上多了,造成内需异常旺盛,而供应上又跟不上速度。

    统计局的报告进行了近半天才结束,下午则是农业部的报告会议。

    中午时夏钧从统计局调来了详细的通货膨胀数据看了起来,看完数据后夏钧松了口气。

    从数据上来看,农产品并未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主要是一些工业产品,例如自行车、摩托车、家电等产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国民购买力增强,对于这些器件的需求量猛增,有些东西的价格甚至猛增十几倍。

    不过这些东西并非是生活消耗品,而是可以重复使用很久的商品,因此不会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

    这些商品的价格增长,就跟后世的电子产品一样,刚出来的时候姓能烂得不行,价格还高得要命。随着通货膨胀的高歌猛进,电子产品的价格反而在不断降低。

    只要接下来各厂商扩大产能,就能将今年的主要通膨点给压制下去,钱还是那么值钱,不会变得不值钱。

    实际上的通膨并未没有6%那么高,不过算出来的数据就是这样的,这是算法问题。

    如果把这方面的通膨点划掉,那么真正的通膨正好是3%左右,这和帝国去年收取的铸币税额度差不多。

    ……下午的农业报告会上,农业部部长杨明柳就1917年全年的农改进行了重点汇报。

    “帝国今年新开耕地两千万亩,退耕八千万亩,耕地总面积下降至十三亿亩,其中有五亿亩已经完成了农改,还有八亿亩正在进行农改……”

    杨明柳的报告中,耕地面积又有所减少了。

    实际上帝国用不了那么多的耕地,由于当前中国统一,耕地面积一度暴增很多,不过很多耕地的生产力并未得到提高。

    因此耕地减少,并不会导致农产品减产,反而因为更多的土地上使用了先进农业生产力,使得农产品产量增加。

    在山区里的耕地首先被退耕了,山区的居民都转移到了山外。其次是华北、西北地区的生态薄弱地区,也被禁止开垦了。

    因此耕地下降到了十三亿亩,帝国只有四亿五千万人口,那么多的耕地根本用不了,就算是帝国当前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以及养殖业,同样用不了那么多的土地。

    在农业出口方面也不会因为耕地减少而受影响,因为南洋共和国的耕地加上缅甸果敢王国的耕地,耕地还是大量增加了。

    而且对外出口会受外部经济影响,盲目的扩大生产也不是明智的选择。

    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针对中国的农产品设立高额关税了,试图保护他们本国的农业,因此中国农产品仅能对那些传统的农业出口国进行冲击。

    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霸主地位不容置疑,但要彻底击垮其他国家的农业那是完全没有可能。

    在大体上取得了优势之后,此时的中国农业已经已经在国际市场上进入了收尾阶段,对各国的出口农产品进行针对姓的竞争。

    例如美国还能出口某样农产品,那么明年中国再加大这种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或者夏钧直接弄出什么产量更高的高产品种。

    中国的农业未来必然受经济大萧条影响,因此夏钧也让中国农业开始向内部经济方向倾斜,同时抓住国际市场。

    现在调整还太早,不过耕地却是不能开太多,太多的耕地对于生态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而且现在加上南洋共和国及缅甸果敢王国的耕地太够用了,因此国内的耕地面积再度缩水。

    中国农业在战后繁荣的十年中会逐步调整,夏钧也不确定国际资本是否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而改变主意,不过只要盯着各国股市就很能弄清楚。

    但欧美国家的民众都开始大量倒腾股票投机的时候,就是国际资本要动手的时候了,当股票价格涨到一种离谱的程度,就意味着国际资本要抽逃了。

    国际资本要抽逃,意味着各国人民的钱被套进去了,钱被套进去之后一夜变成穷光蛋,市场消费马上受到影响,因为炒股的人太多,砸进去的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