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九十六章:尼古拉二世的电报(1 / 2)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今年中华帝国移民局计划再向澳洲移民八十万人,乘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快结束前,死命往澳大利亚塞人。

    能塞进去多少算多少,未来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肯定是要变的。

    英国佬很快就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抽身了,到时候他们再次返回亚洲地区,中国就不那么好进行国际运作了。

    为了能使一百多万华人在澳大利亚站稳脚跟,夏钧决定进一步分化澳大利亚白人,这次大流感爆发是一个良好的机会。

    中华帝国政斧可以利用这次大流感改善与澳大利亚政斧的关系,同时可以分化白人,强力武器就是疫苗。

    免费的疫苗!

    疫苗的生产成本实际上是很低的,这是用鸡蛋胚胎培育的,并不需要太大的成本,免费给澳大利亚提供疫苗,可以从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给澳大利亚政斧提供一批,但不会太多。

    一个方面给澳大利亚的华人医院提供一批,这些疫苗就很庞大了,可能提供足以供应整个澳大利亚人口注射的疫苗。

    然后医院通过免费疫苗来收买人心,让澳大利亚白人更加坚信,华人移民澳大利亚是对他们有有益的。

    在澳大利亚政斧开始限制华人的时候,华人也就可以煽动白人进行阻挠。

    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民。

    澳大利亚华夏会正是通过面包与药品,开始分化澳大利亚的白人,那些白人精英毕竟只占少部分,大部分的白人都是中下级阶层。

    而随着华人在澳大利亚的竞争中不断击败更多的白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白人沦为下层阶级,那么通过面包与药品来掌控他们的效果将会越来越好。

    做事要即做又说,只做不说那是傻逼。

    在给澳大利亚提供免费疫苗的同时,还要大力宣扬疫苗在国际上的价格,特别是黑市中的价格,可以夸大十倍以上,让澳大利亚白人知道给他们提供免费疫苗是多么高尚的事,华人与白人的友谊是多么的深厚。

    通过这些手段使华人在澳大利亚与白人的民族矛盾消除,并分化拉拢掉白人,那么华人也就能逐渐掌控澳大利亚。

    毕竟华人的人口摆在那里,已经占据了澳大利亚的人口中的很大部分,就是选举什么的,也能选出很多华人政客。

    移民局除了向澳大利亚移民之外,还在向北方移民,特别是东北,以及刚收复的外东北地区。

    外东北地区都是俄国人,外东北的收复,也意味着华人将重新踏上这片土地。

    俄国有很多美女,虽然在这个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很多妇女过得不太好看不出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会有大量美女涌现出来了。

    不过俄国美女主要在欧洲,夏钧也不确定这些美女资源是否在远东地区大量存在。

    吸收这些美女资源,是帝国优生政策的一个重要环节。

    北方经济此时已经走上了发展的正轨,北方的经济发展也是有很多优势的,其中一个就是矿业。

    矿业的发展,又带动冶金、机械制造。

    帝国正在把冶金往北方转移,南方的冶金主要分布在沿海,冶金的矿石是从海外船运回国的。

    冶炼北方的矿石,把矿石运到南方就不划算了。

    北方不仅有矿,而且还有煤。

    随着帝国不断向俄国领土进行扩张,未来帝国北方的开采的矿石将越来越多,北方经济是很好发展的。

    农业上北方重点发展特种养殖,以为帝国提供更多的裘皮,这有助于改善国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国际形象。

    裘皮穿在身上就让人感觉厚重,这可以让帝国人民的照片出现在世界上时让人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

    如何提供帝国人民在国际上的形象,重在包装,也重在发展民生。

    随着免费疫苗向海外华人优先供应,全球的华人都陆续注射了流感疫苗,南洋共和国总统许垣却想到了个主意。

    在实现给南洋共和国所有华人注射了疫苗的前提下,把印尼土著以修建工程的名义集中起来。

    集中起来中不采取任何防疫措施,并且将一些感染了流感的人带到印尼猴子们的营地里。

    同时南洋共和国以华人未完全注射了疫苗为理由,大肆制造恐慌,然后怎么消除恐慌呢?

    那就是把大规模爆发流感的印尼猴子们送到隐蔽的岛屿上,让他们自生自灭。

    根据本土传来的秘密消息,这次流感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死伤,帝国命令许垣要严抓疫苗注射,争取以最快速度让印尼所有华人都注射疫苗。

    如果把流感带进印尼猴子们的营地里,又不加以任何防疫措施,同时以防止扩散为理由,将这些印尼猴子封锁在一定区域内不能离开,那结果会怎么样呢?

    许垣想着,马上召开了秘密会议讨论。

    会议中集体通过了许垣的这个计划,当计划被提交到帝国元首夏钧手上时,夏钧称赞许垣有进步,并批准了这个计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