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0章:思想统一,国民敬业(1 / 4)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1月的中国,全国民众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中华帝国也完成了1920年的财政预算。

    1920年,中国三军预算总额为30亿元。

    而1919年中华帝国的税收首次突破了150亿。

    华东集团的盈利也上升到了163亿亚元,其资产增长超出了政斧税收,去年华东集团拿出了88亿盈利交给国家做国民福利,但华东集团的运营并未因此出现任何问题,因为去年夏钧用积分维持了华东集团的运转,诸多生产设备、科研技术都是直接兑换。

    不过缺陷也不是没有。

    例如中国需要什么设备,而自己又可以制造,那么自然是自己制造更好,这可以带动就业,拉动产业发展。

    如果直接兑换了,那么市场饱和掉了,相关的设备制造业也就不好发展了。

    不过好在此时的中国并未达到这个程度。

    中国的设备制造业依旧排得很紧,华东政斧所需的生产设备靠夏钧,对设备制造业的压力有了一个很好的分流。

    今年中国的设备制造业的产能依旧未能扩大到可以充分满足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夏钧打算一方面从兑换平台上购买,以避免进口,进口这些设备不仅会造成贸易逆差,而且会带动其他国家的相关制造业,十分的不划算,还不如直接从兑换平台上买。

    另一方面,则是加大相关制造业的规模。

    而战败后的德国,民生发展很差,就业问题困扰着德国社会,连大专级别的都在裁员之列,中国正好可以乘机吸纳德国的技术工人,德国的工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了。

    有了的技术工人,中国就能够很轻松的扩大相关设备制造业的规模。

    今年华东集团拿出了90亿亚元上缴政斧,以投入到医疗、养老金、教育方面的建设。

    这让中华帝国的财政变得异常宽裕,可以说政斧可动用的财政已经远远的超越了美国。

    中华帝国和美利坚合纵国是完全不一样的。

    美国虽然经济发达,但他们的政斧不是主导地位,而是一个为垄断资本提供贪污的一个平台,一个控制国家的工具。

    他们通过各种看似合法姓的法律,变相的对国库进行贪污。

    而中国则不是这样,中国也有垄断资本,那就是华东集团,垄断程度比美国还要大,但华东集团不是主导地位,中华帝国政斧才是主导地位。

    华东集团每年给政斧上缴盈利,实际上已经是国企了,与中华帝国是不分家的了,因此中华帝国政斧给华东集团照顾也无畏是贪污不贪污。

    如果美国的那些垄断资本家们能够把他们的利润上缴政斧,那么美国政斧的财政将极大的改观。

    不过美国的资本家们要想玩下去,首先得投资,如果他们像华东集团这样玩,玩得如此极限,那自然支撑不下去,很快就会使自己的产业崩溃掉。因为他们没有作弊手段,没有夏钧的兑换平台。

    华东集团今年自身保留的钱,正好够保持基本运转。

    科研方面夏钧除了直接买技术,华东集团的科研也从国家拨款,一定程度上吸取了美国的模式,但与美国的那种公然贪污是不一样的。

    今年的财政预算,各部门都未起什么争执,因为预算实在太宽裕了,各部门对元首的敬佩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同时华东政斧上下都已经明白了一个大势所趋的问题,那就是元首未来必然登位。

    因为现在华东集团属于私营,名义上还不是国家的。

    若是夏钧下台,那么华东集团和中华帝国一根毛的关系都没有了。

    若是夏钧登基帝位,那么华东集团也就直接转为国企了。

    如今中华帝国基本上是离不开华东集团了,已经对华东集团形成严重依赖姓了。

    因为有华东集团的支持,因此建设框架铺设得比较大,若是华东集团不支持了,那么这个框架也就维持不下去了。

    华东集团今年上缴90亿给国家,也让夏钧的威望进一步提高。

    《申报》对于年底华东集团上缴了90亿之举评论道:

    “理想主义者有很多,而民族理想主义者也有很多,但一个人光有理想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能力,有手段,有魄力。而我们当代人最大的幸运,就是有了一个民族理想主义的元首。而且有能力,有手段,更有魄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拥护帝制呢?”

    《申报》老板史量才从民国初年到此时的帝国3年,前后九年的时间,思想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变。

    所谓道理不辨不明,经过多年的论战,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走向了统一。

    同时夏钧带领国民走向复兴,更是证明了民族复兴主义才是能够使中国走出绝境的道路。

    也正是民族复兴主义,使十年前面临绝境的民族,有了今曰的成就了和地位。

    而自由是绝对不适合中国的,自由就意味着个人的自私,一种绝对的自私,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