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9章:轰炸苏联(1 / 4)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面对一群发动游击战的苏俄暴民,尼古拉二世在中[***]事顾问的建议下,采取了多种手段。

    首先就是采取严格的村级看守制度,每个居民点派遣人员监视。

    同时承认那些苏俄民众的财产,并且给他们打新的地契,并且给他们提供基础生活物资保障,再则就是加大宣传。

    如果还没用,某一地区还是很混乱,人民还是支持游击战,那么就采取第二套手段,也就是将整个居民点的人都迁移到俄国后方的西伯利亚地区,并给他们安排工作,但自由受限。

    这是柔和手段,还有一套清剿措施。

    清剿这些游击队,情报很重要。因此对于提供可靠情报的人,一律给与高额奖励。

    同时中俄两国都专门成立一支用来清剿游击队的特种部队。

    游击战很灵活,一般的部队对付不了,特别是像俄国这样的国家,其有自己的重工业体系,能够生产武器。

    如果是像原定历史上的中国,因为武器生产很落后,游击战的战斗力不是很高,但在后期却是越打越强。

    苏俄的游击队的火力更猛,手段也就更灵活了,不会因为武器方面的限制而武器采取一些攻击方式。

    因此需要一支特种部队来对付苏俄游击队。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练兵环境,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支人员庞大的极寒气候作战的特种部队,总数已经达到了个师的规模。

    这些特种部队分成小股作战,拥有最先进的武器,同时装备夜视仪的装备,可以进行夜战。

    中俄联军推进到伏尔加格勒之后,便暂缓了进攻,尼古拉二世此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口才是王道啊!

    俄国人口增长速度太慢了。

    必须从苏俄那里抢夺人口,因此对版图的渴望大大降低了,因为有人口就有兵力,有兵力就能占据更多的地盘。

    部队在前方推进的时候,后方却是在加紧修建公路和铁路,以确保部队的作战不受后勤制约。

    此时铁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再有一个月就能够通畅的把物资运到高加索地区了。

    这是效率非常高的一次铁路建设,横跨中俄两国,铁路从中国西域省一直修到了高加索地区。

    而中国西域省的铁路干线也开始修第二条轨道了,建成后将变成一个双轨铁路,运输效率倍增。

    不管是中国还是俄国境内,都在疯狂的建设着基础设施。

    俄国境内的基础设施自然是用来发动战争的,但实际上更大的作用是将俄国的资源运回中国。

    中国资本已经占领了俄国大部分的资源,这些铁路修好后,那些资源就可以开采了。

    疯狂的建设,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强大起来。

    为了强大自身的经济,为了强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所以要疯狂的建设。

    一百万中俄联军在伏尔加格勒地区开始重点清剿游击队,以及占领周边居民点等行动,主要就是抓人口。

    由于苏俄游击队很活跃,因此尼古拉二世打算把这些人口转移到后方的西伯利亚去。

    伏尔加格勒地区的人口因此而迅速减少,居民点内很快就没人了,苏俄游击队在重点清剿下又失去了人民群众的基础,很快被逐出了伏尔加格勒地区周边地区。

    中俄联军开始蚕食苏联版图,这种蚕食的进展还是很快的。

    在战争时期,谁考虑什么人权问题,你不搬迁也得搬迁,到西伯利亚去谋生吧!直接全家人架上火车送走。

    这些苏俄居民将先送到集中营里做思想教育,等他们的思想改变过来了,再他给他们安排工作。

    在这样的政策下,伏尔加格勒地区很快就陷入了中俄联军的中控之中。

    中华帝国空军则来得很快,朝鲜战争刚结束没多久,就陆续成群的飞到了南乌拉尔军区。

    在南乌拉尔军区机场,不断有飞机起飞,对苏联的重要目标进行轰炸。

    有空军的绝对优势的掩护,中俄联军又不冒进,基本上无敌,苏联根本无法在军事上和中俄联军抗衡。

    蚕食是很有效果的。

    在把人口转移了之后,中俄联军开始攻入乌克兰地区。

    中俄联军向西,等于是切断了苏联的黑海交通线,同时攻入乌克兰,等于是在给苏俄断粮。

    乌克兰地区是俄国的主要产粮地,是整个国家的粮仓。

    乌克兰地区是斯拉夫民族,美女资源很丰富,不过中俄联军在越过乌克兰地界时,只向前推进了五十公里就停下来了,继续按照之前的步骤对当地居民进行控制,或者是直接的迁移。

    中国陆军此时已经确定下了对苏联的兵力布置,东北军区的兵力从五十多万降低到了十五万。

    而其他兵力都调到西线去了。

    东线基本上没什么敌人。

    曰本已是半残,对中国来说不足为虑,而且目前曰本龟缩海岛,有英美护着,一时也不好下手。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