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8章:第三世界联盟反倾销预案(1 / 3)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那些开国前阵亡的烈士,也大多封了爵位,当封爵之后,等于是盖棺了,以后不会再对开国开阵亡的烈士进行封赏了。

    夏钧登基之后,迅速把军中军官们的军衔给提了上去,现在有了爵位,也不必用军衔来吊胃口了。

    在爵位上,帝国的公爵又分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侯爵和伯爵也是如此,这大大提高了‘练功升级’的空间,让军官们有足够的空间去奋斗,免得到时候帝国赏无可赏。

    不同的爵位,赏赐标准不同,反正一级比一级来得高。

    这些爵位,是允许世袭的,但一代一代的爵位不断往下降,这也就能够福荫子孙了,这就加大了爵位的吸引力。

    至于那些还在军中的士兵和军官,则一律不封爵。

    这十年下来,中华帝国退役了三批正规军士兵,同时退役了五批生产兵团。

    正规军士兵一般都是专练一门战技,炮兵专门打炮,装甲兵专门开战车,狙击手就专门当狙击手。

    总之把分内的事给练得能起本能反应才算合格。

    中华帝国毕竟是一个有三百万正规军的部队,陆续退役了三大批,正规军预备役已经达到了九百万。

    生产兵团训练出的炮灰预备役,则有了一千五百万。

    也就是说全面战争一开打,帝国就能够对这些预备役进行动员,起码能够动员一半上战场。

    其中那些正规军退役的士兵,由于专门练一门战技,所以到时候重新入伍只需要随便训练一下,让他们把忘掉的东西记起就行了,反正不断练了三年,身体有本能反应,很容易成军。

    中华帝国陆军内部的分工是很明确的,因此虽然只训练三年,但却能把士兵的技术姓训练得非常不错。

    只有特种部队是比较全面的进行训练,之所以叫特种部队,就是因为这种区别。

    动员时,只要把不同的兵种组合一下,就是一个野战师。

    而那些作战技术练得特别精的,则留在军中当基层军官。军官之间也有激烈竞争,被比下去的,去当预备役军官吧!

    这些预备役军官未来是要发挥重大作用的,因此不能让他们放任自流,帝国将这些预备役军官专门集中养起来,让他们继续研究研究与指挥作战相关的东西。

    未来的战争,指挥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中层、基层指挥官能够正常发挥,预备役的战斗力都不会差,至于高层指挥官,那更多的是战略指挥,同时战术指挥等等方面,只要基层和中层指挥官不怂,高层指挥官就不会出什么差错。

    对于高层指挥官来说,他们是大局上的布置,东西考虑得一般都比较全,这要全部环节都能够布置正确,那么就没什么问题。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那么可能会影响到全局。

    中基层军官能力够强,就能够减少这样的问题出现。

    不过暂时帝国还不会发动战争,恐怕还要再等些年,到时候中华帝国的预备役规模更加庞大。

    这些预备役中真正宝贵的,则是那些预备役军官。

    很多预备役军官经历过战争,或者通过学习和演习,知道上了战场遇到什么问题该怎么做。

    因此这些预备役军官,就算是退役了,也在帝国的组织下不间断的学习和研究遭遇各种问题时的应对方法,而且帝国还专门组织了实验部队来模拟战场环境,以便这些预备役军官提高自身的指挥能力。

    夏钧这些年很多时间都扑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建设当中,其中精力花得最多的就是培养军官。

    他经常给军官们一起讨论新时代的战争问题,面对新的战争课题,陆海空三军都研究出了一套东西,只待战争的检验。

    在陆海空三军的建设中,夏钧主要抓的是陆军和空军,海军则谢葆璋抓的,他才是专业人士,夏钧只负责给海军造更好的军舰和武器。

    以夏钧看来,所谓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一百年海军,这是不太正确的东西。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夏钧看来,当提升到了一定程度时,陆军远比空军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抓。

    毕竟陆军规模大,而且战争主要打的就是陆军。

    至于空军也是很重要的,没有空军的优势,陆军就要完蛋。但空军相对陆军的复杂姓,却更简单得多。

    空军只要保持着技术优势,硬件上提升上去了。同时飞行员个人技术提高上去,后勤管理提高上去,指挥上很简单。

    而陆军规模那么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指挥量也非常大。

    所以夏钧认为陆军才是最复杂的军种,所谓的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百年海军,实际上更多是指军事技术方面,西方人在战争方面,更讲究军事技术,意志力只能说是一般般。

    夏钧不缺的就是技术。

    中国陆海空三军,主要需要考虑的就是指挥、后勤两个方面。

    陆军最难指挥,后勤也最为复杂。海军次之,空军再次之。

    由于夏钧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军队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