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9章:军事装备更新(1 / 4)  唯一战胜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1935年,希特勒在取得了合法读才权之后,兴登堡在这一年也挂了,这让希特勒失去了最后的阻碍。

    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公然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将德国陆军从十万扩充到了三十万。

    英法两国的反应十分敏感,纷纷反对德国的行为。

    不过这一时期的美国却是对德国的态度暧昧,因为小胡子希特勒和美国走得很近,美国许诺德国,只要与美国保持共同战线对付第三世界联盟,美国允许德国一定程度的扩张行为。

    美国不反对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是因为德国边上就是已经加入了第三世界联盟的波兰,德国如果也倒向第三世界联盟,那么欧洲也就完蛋了,非洲也就不复保留,届时美国将彻底陷入第三世界联盟的包围之中。

    让德国的军事力量一直空虚也不是个办法,只有让德国强壮起来,才能为美国抵御第三世界联盟的扩张。

    美国的态度很快也被英国所认同,美国和英国都想祸水东引,让德国去对付第三世界联盟。

    希特勒也表现出了一些仇华情绪,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中德之间却保持着很频繁的政治联系。

    同时中华帝国还在给德国偷偷输入一些军用技术,甚至是把13式战车的图纸都给了德国人。

    希特勒的仇华情绪自然是装出来的,为了取得美国的支持而已,希特勒未来必然要回过头去对付法国,而这又是美国所不允许的。

    但夏钧也知道,中德在未来极有可能是要打上一场的。

    此时希特勒的仇华情绪,未必不会变成真的。

    但为了挑起白种人世界的战争,夏钧目前还是支持德国的。

    ……1936年,中华帝国的经济恢复到了年6500亿亚于,虽然相差繁荣时期还要少1000亿亚元,但创造的东西实际上却是更多。

    到了这一年,中华帝国的人口分布情况开始呈现出较为平均的状态,沿海居民总量开始下降。

    中部、西部、北部、西南部、西北部的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其中以中部和西南部的发展速度最快。

    如四川在1936年,经济发展已经不比沿海省份差了,不过四川也是比较早发展的省份。

    这次大建设中,中华帝国将80%的建设资源都投入到了经济落后地区,彻底的改善了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

    有了这些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就很简单了。

    很多时候内陆的经济发展就是缺乏基础设施而已,至于后世的中国和此时的中国不一样。

    后世的中国虽然也在内陆地区修了很多基础设施,但那时候的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业,自身的工业实际上并不怎么发达。

    而此时的中华帝国几乎不依靠什么出口了,自身工业完全自给自足,工厂往中西部转移速度很快。

    沿海的经济发展优势依旧存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往沿海挤。

    全国各地,大量的矿区被建设了起来,大量的道路也修了起来,更是修了大量的机场,同时中华帝国加大了对自身稀缺矿产资源的进口,大量的军工业生产线也秘密建立了起来。

    不管是民用工程还是军用工程,都在大规模的建设之中,建设效率之高,组织速度之快,绝对让人瞠目结舌。

    整个第三世界联盟的各高级成员国都在疯狂的建设,充分的利用了各成员国的劳动力,同时还从各国调动劳动力,进行跨国建设。

    虽然建设了很多东西,但人民曰子却是没有以前好了。

    很多国民发现,政斧的税收越来越高,军费支持也在不断增加,陆军兵力在1936年已经扩招到750万了。

    这750万陆军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防军,一部分是野战军。

    其中野战军兵力达到了650万,又分为四大集团军群。分别年华北集团军群、华西集团军群、华南集团军群、华中集团军群。

    每个集团军群拥有160万以上兵力,各100个师,另外诸多读力旅、读力团编制,集团军群又分四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拥有25个师,每个集团军又有三个军,各8~9个师。

    整个国家都在厉兵秣马,让所有国民都感觉到,战争可能是要到来了。

    而整个世界,此时也陷入了军备竞赛之中。

    很大程度上,整个世界都是被中华帝国给拖进军备竞赛之中的。

    中华帝国将陆军扩张到750万兵力,可谓是傲视全球,哪个sb敢跟中华帝国学?

    中华帝国拥有六亿多人口,750万的陆军也仅占小部分人口,其他国家如果也把陆军扩充到750万,那么整个国家的生产必然大受打击。

    同时整个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一千万,其中俄国一直保持着两百万的军力。

    而且第三世界联盟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的集中。

    整个联盟的高级成员国都集中亚洲和西欧,除了南洋共和国和拉希德阿拉伯之外,其他的都是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