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艰难的索赔之路二(2 / 2)  飞豹出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展争取更大的空间.如果我们能把琉球和台湾解决了,我们就会为我们争取几千公里的战略纵深.如果我们不能抓住这次瞬间即逝的机会,恐怕以后要在解决起来会更麻烦.更复杂,付出的代价就更大.我刚才听了几个同志的发言.有的同志说了很多困难,这些困难肯定是客观存的,就是再过三十年,五十年还是有困难.如果不下决心解决就是一百年以后也是会有困难.这两件事都需要海军力量和海上运输能力.大家想想,难道这个问题是短期内能解决的吗?

    所以说这两件事,晚解决不如早解决.有些条件是不具备,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这两件事!这两件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台湾没什么好说的,我们不可能把我们的睾丸让别人捏着.对日索赔仅不仅是要日本赔几个钱,拆他们的几个工厂.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彻底的解除日本再次发展起来的物质基础.把它的狼牙彻底的打掉,至少让它在二十年内发展不起来.

    ”台湾问题和对日索赔问题说白了就是和美国的问题.”邓峰喝了口水接着说:”如果美国完全撒手不管,台湾问题我们可以分两步走,我们先礼后兵.能和平解决更好,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就下决心武力解决.第一步,只要台湾允许我们军队进入台湾宣布主权,什么问题都好谈.剩下的问题可以慢慢的解决.当然这要有个时间表,我们不可能无限期的等他们.就定在51年底年.别让他们拖下去,要是让美国缓过劲来,就很麻烦.我们有一年的准备时间.如果蒋介石连这样的条件都拒绝,那就只有硬打了.我们也反复研究过,如果有制空权台湾那点海上力量不足为虑,通过空中压制夺取滩头阵地问题也不大.就是加上美国也没太大的问题,这一点刘亚楼司令员已经谈过了”他谈了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自己的想法.大家对这种可能性进行了一番讨论.”

    随后邓峰又说道:”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在日本索赔的问题上,美国还不想全撒手,想帮日本一把,他们很可能通过国际对日媾和会议,通过普遍和约的形式结束对日敌对状态,解决战争赔偿问题。这样根本不可能解除日本的战争能力.从经济利益讲,二战的战胜国那么多,分到中国头上能有多少呢?在今后十年,二十年赔个十亿二十亿美元.所以肯定不能按美国的办法办.对日索赔我们单独和日本谈.谈好了就谈,谈不好就再来一次轰炸东京,直到炸到他们愿意索赔为止.当然轰炸的作用更多的是摧毁他们的意志,打掉他们对中国的心里优势,扰乱他们的国内正常秩序.美国要上手的话,我想也他们现在的力量也只能是保卫日本本土.为了解除日本这个中国的心腹大患,我们必须下真的打一场大战也在所不惜的决心.”

    周恩来插话说,日方条约局局长下周来华要就索赔问题和我们谈,现在我们正在起草对日和约草案.我想李大为暂时不要回基地了,先参加对美日的谈判吧,这次在美谈的很好,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结果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胜利.尤其是琉球问题.战俘问题.”

    毛zd插话说:”那就再让大为挂帅吧.去会一会那个日本的条约局局长吧.”

    邓峰想了想又说:”另外我想说两句题外的话.刚才总理说了李大为同志这次在美谈的很好,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可是在刚才的讨论中我听有的同志说,李大为同志不应和美国达成让美国留在三七线的意向.应该把美帝国主义彻底赶出朝鲜.这些同志想过没有,把美国彻底赶出朝鲜对我国有什么好处?我们能不能去占领朝鲜?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能.我们现在也没有这个能力.我们把美国赶走.我们又不能占领朝鲜,那谁会来呢?毫无疑问我们的那个老大哥会来.”邓峰说到这儿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看了看大家惊异的目光接着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俄罗斯蚕食中国的领土最为成功,它从19世纪50年代初开始蚕食中国的原固有领土有:巴尔喀什湖以东、帕米尔高原以东、伊犁河谷的5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兴安岭以南贝加尔湖以东的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原属外蒙古的唐努乌梁海的17万平方公里领土。以上总计是近17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造成中国间接领土损失有中国的外蒙古15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的地图从海棠叶变成了现在的大公鸡。俄罗斯使中国丧失了3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俄罗斯成为中国的邻国是中国最大的悲剧!我们这个老大哥,可不是省油的灯.就是现在被我们尊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的斯大林仍然存在大国沙文主义和帝国主义情绪.我这样说可能会有的同志会说我有反苏思想,那好吧.那就请这样说我的同志,去先劝说斯大林同志遵照列宁遗愿废除对华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沙俄夺取的一切中国领土。永远无偿地退还一切侵夺的中国权利吧.

    把美国留在朝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苏联的野心这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有必要我们就是在朝鲜半岛再作些让步,也要保证我们自己的核心利益.”

    **笑着说:”我看说的很好嘛.我们就是要研究如何维护我国家的主权问题.你的发言很有战略眼光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