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章:千里突袭(2 / 3)  飞豹出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乌兰乌德方向有一组由6架飞机组成的编队,已进入我外蒙边界,他马上把这一情况通知给了乌兰巴托机场指挥部和自己所带领的空中巡逻编队,他立即命令机组立即由巡逻编队转为攻击编队,作好了战斗准备,然后迅驾机向苏军空军编队靠近。

    他把电台切换到苏军的通讯频道上,对苏军的这个编队用英语出了警告:“苏军飞行员请注意,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你们已经入侵了我国外蒙地区领空的纵深,我代表中国政府对于你们的侵略行为提出强烈的抗议!并命令你们马上停止这种侵略行为,退出我国的外蒙古领空。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你们要负完全责任。我再重复一遍,苏军飞行员请注意”

    张天放对苏军入侵飞机出警告后,很快的向自己的攻击编队分配了任务。“调整最佳射程范围,打开雷达锁定各自目标。”张天放再次下达命令。

    由于和外蒙乌兰巴托失去了联系,苏联远东军区陷入了一片紧张之中。虽然上面已经传达了中国可能会对蒙古人民共和国采取行动,但究竟中国会采取什么行动并没有说明,更没有具体的对应措施。这对一个战区的领导机构是很难处理的,是打还是不打,这不光牵扯到中苏两党和两国的关系,还牵扯到整个世界的局势,责任重大。如此重大的责任,就不是红旗远东军区司令佩尼克达斯基这个上将所能承担得起的,他也只能做出:“静观其变,加强防守,有限自卫”这个很模糊的命令。

    “静观其变”也得知道其变是怎么变的呀。面对和乌兰巴托市失去联系这种从来没生过的情况,红旗远东军区空军命令,离乌兰巴托最近的乌兰乌德空军基地对乌兰巴托地区进行空中侦查,然后就驻扎在乌兰巴托机场,以便加强乌兰巴托的空中防务力量。

    帕斯偌夫斯基中校刚刚进入蒙古边界不久,就听到张天放出的警告,可是他并没有现向他们出警告的中国空军飞机。他命令自己所率领的飞机按战斗队形展开,做好战斗准备,打开雷达进行搜索,如果对方再进行挑衅,就给予坚决的回击。帕斯偌夫斯基中校的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做为任何一名稍有点责任感的军人都不会在没有现对手,只听到对手的警告就被吓唬回去,那是无论如何也交代不过去的。更不是强悍的俄罗斯民族所固有的性格。

    张天放看着对面的苏联飞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警告而退却,反而组成了战斗队形。他知道和苏军空军的较量已不可避免了。

    他丝毫不担心较量的结果,对于战胜苏联空军他是有绝对把握的。他对苏军米格19是有相当深入了解的,自己在上航校初级训练时,就曾多次的驾驶过这种“歼6”飞机。就是自己当初驾驶的那种歼6也要比现在苏联的米格19要先进一些。米格19是最后一种传统后掠翼布局的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批量生产的音战斗机。它爬升快,加性和机动性好,火力强,能全天候作战,最大平飞时144o公里,飞行高度18.5公里,最大航程216o公里。机载主要设备有通信电台、高度表、测距机、敌我识别器和雷达等。机上武器装备有2门3o毫米机炮,配弹第293厂设计生产的pc-1y也就是被西方称为aa-第一种雷达型空对空短程导弹。或装有8枚s-5无制导火箭弹的火箭射巢。火箭射巢的火箭弹或者是s-5m是空对空火箭或者是s-5k是对地攻击火箭。如果不是基地来到这个时代,给中**队装备带来了质的变化,这种米格19飞机无疑是强大无比的。但现在就不行了,米格19不管是空对空导弹还是空对空火箭射程都不过1o公里,这种攻击能力是不无法和中国视距进攻的导弹相抗衡的。米格19也装有雷达可是搜索范围也只是在2o公里。远远的低于“猎鹰”歼1型歼击机5o公里的搜索范围。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就是想不赢都难。

    帕斯偌夫斯基中校正在用他那鹰隼般的眼睛全神贯注的搜索着目标,这时听到了自己的僚机亚历山大的惊呼:“现目标——4架飞机!”几乎同时,帕斯偌夫斯基中校也在雷达信号的显示屏上现了那几个亮点正在向自己这边冲来,他急忙将机头拉起,准备抢先占领攻击阵位。

    张天放早已透过头盔瞄准具把帕斯偌夫斯基中校所驾驶的这架米格19锁定,随着张天放头部的转动,机载火控系统也随之工作,连续把获得的目标相对于飞机位置的坐标数据,传输给机上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将这些数据快处理之后输出方向,俯仰角瞄准指令,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修正飞行姿态,控制机载武器系统瞄准目标。张天放看到目标指示灯自动熄灭了,他按下p1-9c空对空导弹的射按钮,一枚近3米长,具有优异的全向攻击能力的多元红外导引头的p1-9c空对空导弹,脱离了j1o的机身,扯着漂亮的尾焰冲了出去,飞向了15公里的目标,准确的钻进了帕斯偌夫斯基中校所驾驶的米格19左侧的涡喷动机中。p1-9c空对空导弹的1o公斤高爆战斗部的爆炸,把这架正在拔高的米格19栏腰截断,形成一个巨大的火团,从火团中飞溅出大小不等的铝质蒙皮碎片,象一个巨大的烟花照亮了荒凉草原的茫茫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