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的反应(2 / 3)  飞豹出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下来的问题。他说,中国愿意按照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和1727年中俄政府所签订的《布连斯奇条约》所规定的两国中段边界,两个条约为基础划定两国的东段和中段边界,对于中俄西段边界无条约规定的边界,他们认为苏中的边界大约应在巴尔喀什湖北岸。通过两国同志式的友好协商来重新确定了两国的西段边界的走向。同志们,看看中国的领土野心有多么的大呀

    中国的这些无理要求,理所当然的遇到了我的拒绝。我认为,中苏两国边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个别地段可能由于界标年久失修,有些不清,但核对一下也是可以了。他们所说的1689年中国清朝政府同沙俄政府签订的《尼布楚条约》那才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在那个条约中当时的中国清朝政府割去了当时俄国的领土,沙俄政府通过后来的《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只不过是把原来失去的领土要回来罢了。”

    莫洛托夫不愧为是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和坚定的支持者,他完全的继承了斯大林的那一套。

    对于莫洛托夫这种胡说八道,赫鲁晓夫有些不屑一顾,因为对于苏中两国的边界问题,做为党的高级干部,谁的心里都十分清楚是怎么回事,这些忽悠老百姓的话拿到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上来说显然是不适宜的。

    赫鲁晓夫用他那极有特色的小胖手上十分短小的手指,轻轻的弹着会议桌说:“莫洛托夫同志,今天的会议主要是讨论,我们该如何面对中国对苏联一系列的军事行动,面对中国人的这些做法,我们总不能像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当德国数百万装甲部队、成万辆坦克、数千架飞机从北到南在同一秒钟向苏联动了猛烈的全面进攻,全国不知所措,可是斯大林几天不见人、不理事、不表态、不表告人民书吧。我们总应该做点什么是不是?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对土地的固执的态度。”

    莫洛托夫在和中国人的谈判中,心灵饱受李大为那伶牙俐齿的摧残,此时显得十分的激动,“我们再也不,不打算忍、忍受中国这些农民的固、固执了如果这些混、混蛋继续固、固执下去的话,我们就、就将他们捻、捻成灰我们将彻底摧毁他们对、对苏联领土的野心不、不要以为,我、我头脑简单我们知道他们跟二、二战前的希特勒一、一样如果他们想打、打下去,他们会如、如愿的没有任何力量能、能抵挡住伟、伟大苏联红军的铁拳”莫洛托夫磕磕巴巴的说了半天总算把话说明白了。他虽然以能言善辩而著称,但他有个毛病,就是一激动时说话就磕巴,而且越激动磕巴的越厉害。莫洛托夫喝了一口水,让自己平静下来。

    “对我们一定要让这些中国犟驴为自己在蒙古和图瓦人民共和国的愚蠢而固执的行动感到后悔。我们会好好的收拾他们的。”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6军总司令马利诺夫斯基,情绪亢奋,站起来手舞足蹈动作很大的打着手势大声的嚷嚷道:“我们要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这个威胁,对中国的核基地进行先制人的打击,用核武器给中国这帮农民冒险家们以毁灭性打击”

    朱可夫皱了皱眉头看着这个年轻时曾经作为苏军军事专家去过中国访问,但对中国没有丝毫感情,从骨子里没瞧得起中国人的**分子说:“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美国总统杜鲁门和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在1951年时,也都曾想过对中国使用原子弹,中国怕过吗?那时他们还没有原子弹,现在他们已经有了氢弹和洲际导弹,而且还要比我们的强大很多,他会怕你使用原子弹吗?”

    “我当然知道我在说什么,对于中国人我要比你了解的多。”这个常常以中国人的解放者自居的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撇了撇嘴说:“蒋介石是一个大草包,毛zd是一个农民,他们不怕,难道我们怕他带领的那伙一脑袋高粱花子,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土匪吗?”他用右手里的烟斗指着曾经万众瞩目光芒掩盖过了斯大林的英雄朱可夫元帅说“我提醒你注意,我刚才说的是先制人的打击先制人你听懂了吗?”

    马利诺夫斯基在1945年担任苏军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时,曾主持过苏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满洲远东战役,他带领外贝加尔方面军:巧妙地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在方面军第一梯队大胆使用坦克集团军,他指挥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翻越大兴安岭,以闪电般度直插关东军腹心。战斗中,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创造了一日前进16o公里的记录。让坦克集团军翻越那样的地形,同时达到那样的度,他以为只有他才能干得出来。让他没想到的是,中国人这次在蒙古比他做的还漂亮,在三个方向以更高的进攻度占领了整个外蒙,这让他这个牛b哄哄的苏联坦克战专家感到十分的不愤。

    赫鲁晓夫看着这个有些狂妄的马林诺夫斯基,心里暗暗的骂道:“马利诺夫斯基你***,是吃错药了,还是脑袋叫驴踢了,竟能提出这样该死的建议。”

    尽管马林诺夫斯基是他很好的私人朋友,马林诺夫斯基也是他迅提拔为苏联6军总司令并取代朱可夫成为苏联国防部常务副部长,并把他拉进了苏联**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使他成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