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五章 将计就计(2 / 3)  飞豹出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矣说明历克农有多么的厉害了。

    自从通过苏军全面的军事调整,针对我军的部署做出提前反制行动以来,完全可以断定苏军已经掌握我军可靠的情报,这一点历克农这个特战王是比谁都清楚的。他十分了解苏联克格勃金钱美女那一套手段。他凭着自己多年从事秘密工作的经验和那种与生俱来的能读出人的思想的能力,他很快的就形成了一个很清晰的线路,从苏联的部署情况上看,苏联还不了解中国最高级的军事秘密,如卫星的侦查能力,邓峰他们带来的先进战机的作战能力,中国的战略远程打击能力,中国的无线电监听能力从对苏联大使馆的无线电的监听和破译的情报上看,也证实了自己的这个判断,这个被苏联称为代号“长线005”的苏联间谍,应该是在我军大校和中将之间的人物,因为这个级别还不掌握中国的最高级的情报。这个级别能知道中国全部军事部署的人就不多了。如果再象邓峰他们所说有苏联背景的这个前提,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恐怕不超过10个人。

    想到这他转过脸看了看坐在办公桌前的杨光,全神贯注的看着笔记本电脑说:“杨子,你u盘里有没有四总部中将以下,大校以上的人事资料,”

    “有啊,我昨天在组织部计算机室考的。”杨光眼睛没离开电脑屏幕回答道,然后抬起头装着不满的说:“历老师,现在可没人总是杨子,杨子的这样叫了。”

    “怎么的?你小子,当上少将就连小名也不让叫了。”历克农呵喽气喘的说:“你给我查一下,四总部这个级别的有多少在苏联留过学,进过修的?”

    “我查过了,一共大校军官5人,少将军官2人,中将军官无。”杨光一面回答一面拿起桌上的烟,可是听到历克农那大喘气的声音,又放在了桌子上,说:“我现在正在查看最近这几个月大校以上军官上各单位局域网的记录。”

    “路子对头,你先查这7个人的上网记录,我想我们要找的人可能就在这7个人之中。”杨光点了点头,看着病魔缠身的这个一直战斗在看不见的战线上的老前辈不觉的顿生敬仰之情。于是说:“历老师,你还是先去歇一会吧,我查完结果告诉你。”

    “杨子,别说废话了,快干活。”说完后又转身回到了窗前。

    杨光的目光迅速的查看着这7个人的上网的历史记录,长长的一份上网记录里包含着调往新疆军区,远东兵团,沈阳军区,北京军区的各种物资的统计表,各种武器装备的技术数据,和这些地区团一级的物资存放地的地址,各军工厂的地址这些已超出了他日常的工作应该掌握的范围。

    杨光眼睛顿时一亮,不由得大喊了一声“历老师,找到了,就是他”

    间谍这个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还真不是谁都能干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真不行。

    刘恋坤从和棕熊见面后,真的有些惶惶不可终日,看到他的人都会吃惊的发现,这个本来满面红光的刘局长脸变的比平日苍白了很多,也消瘦了很多,黑黑的眼圈无言的告诉人们,他的睡眠状况极为不好。还有让人们明显感觉到与以前不同的是刘恋坤比以前工作更加的勤奋,有时经常会工作到深夜。

    黑暗的冬夜里伴随着呜咽的风声,他伸手拉上了窗帘,这会让他有一种安全感。他走到办公室的门边向外看了看,随后把门插销插紧。他把办公室的灯全部关上,室内仅有电脑显示器那微弱的一片青蓝色的光芒,把他那惨白的脸涂上了一层青蓝色的光,显得阴晴不定青灰和狰狞。

    刘恋坤根据棕熊的指示,开始了他间谍的生涯,窃取着装备部军械局的情报。开始他还小心翼翼,按棕熊要求的情报资料急匆匆的看上几眼,然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到家里把这些资料密写下来,交给棕熊。由于数据太多,全靠自己那些不太准确的记忆已无法满足苏联方面的要求。棕熊交给了他一个克格勃侦察技术局特制的微型照相机,命令他用微型照相机把情报资料照下来,然后在每周见面时,把微型胶卷交给棕熊。

    经过几次作案他已渐渐的适应了这种惊险的间谍生活了,一切都变的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轻车熟路。当下班的铃声响过,他总是悄悄的走到自己办公室的门边,细心的听着走廊里传来的一个个熟悉的脚步声,根据脚步声他判断着谁走谁还没走,当确定同事们都走后,他锁好门,然后从事他的间谍的本职“工作”。他的这种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除了引起手下人的尊敬外,没有人怀疑他的间谍行为。

    但是,不管刘恋坤多么的小心,没有不露出马脚的,永远不暴露的间谍是不存在的,因为间谍要窃取的情报,也是对方防范最严的部门。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站,哪不能湿鞋”。

    刘恋坤多次上网查阅资料的量已完全超出他日常工作所需的范围,他要干什么?他的这一异常的举动引起了军械局控制计算机终端的计算机室怀疑,计算机室主任在一次查看全局电脑的上网记录时,发现刘恋坤这个局长上网调取资料的内容比以前多了很多,几乎所有的资料他全看,时间也比以前长了很多,而且集中在下班后的时间里。次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