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八章一石激起千层浪(2 / 3)  飞豹出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潘多拉盒子,那将是什么样呢?整个欧洲和亚洲将遭到彻底的毁灭。整个世界将被笼罩在核阴霾之中,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一幕呀我们的世界将成为这个狂妄的北极熊的殉葬品。

    我们这些爱好和平的人们,此时此刻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来制止苏联人这种极其不负责的疯狂的举动呢?

    英国的《泰晤士报》也发表了一篇题为“北极熊被中国龙抓伤了屁股”,评论说:苏联这头不可一世的北极熊,受到了自己社会主义的小兄弟中国的教训

    从苏联的报道上看显然是有极大的水分的。地球人都知道,至韩战以后,中**队就开始了他们现代化的精兵之路,常规军始终保持在250万-300万左右,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增兵行动。从哪里一下来数百万装甲部队、成万辆坦克、数千架飞机呢?但中国这次的确动用了他们几乎所有的北方各战区的常规军,面对中国这些凶猛的虎狼之师闪电般的进攻,自称世界无敌的苏联红军已全无招架之力,不得不拿出了镇宅之宝——核武器。欲对中国的核基地、中国的政治中心,工业中心进行摧毁性的核打击,他们似乎忘记了中国也是一个核大国,中国的核武器不管是在威力上,还是在运载能力上绝对都在苏联人之上。如果苏联胆敢和中国动用原子弹,那么必将遭到中国对苏联毁灭性的核报复。那样核污染将直接威胁到欧洲。我们呼吁我们的政府一定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制止苏联这种不自量力的行为,以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法新社驻北京的记者报道:中**方发言人张效忠少将在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的每天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这次的军事行动,是中国边防部队在民兵的积极配合下,是对苏联发动的一次旨在收复被苏联和沙俄时期占领的部分领土。战争的性质是规模有限的边界战争。

    张少将声称,中苏两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沙俄政府侵略扩张的政策。中国对苏联没有任何领土野心,只想收回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土。中国政府和人民一直以来,寄希望于通过协商来和平解决两国的边境问题,并为此以最大的诚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苏联一意孤行断然拒绝了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合理要求,把中国的和平解决两国的边境问题诚意看作是软弱可欺。领土问题事关中国主权,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在中国政府一系列的外交努力和政治解决的尝试都归于失败的情况下,在中国的这一核心利益受到侵害之时,中国人民武装力量不能不有所作为,去履行自己的光荣的职责,收复中国被苏联占领的这些领土。

    中国武装力量已经作好了充分准备,有决心,有能力收复失地,捍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当有的记者问道,中国如何看待苏联的核威胁时,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言人说道,中国发展有限的核武器,完全是防御性的。中国的一贯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苏军《红星报》和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和第一副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以及伏罗希洛夫元帅这伙人,在一些半公开“场合”中,扬言要动用核武器,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消息,立即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在白宫的椭圆形的总统办公室里,艾森豪威尔看完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戈登.格雷送来的有关苏联要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情报汇编,摘下了眼镜,按了按印堂穴下面的鼻梁对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说:“说说吧,你对此是怎么看的”

    “我认为,苏联这完全是虚张声势,这样做的目的只是赤luo裸的核威胁,而且中国人根本就不会买苏联人的帐。”戈登.格雷从皮包里拿出了中国方面提供的战报,说“苏联根本就没有对中国实施有效的核打击能力,他们在亚洲的第一时间,几乎同时被中国的导弹摧毁,就连苏军战略火箭军司令聂捷林元帅,也在秋拉塔姆洲际导弹发射基地被炸死。如果中国不对苏联实施核打击苏联就应该偷着乐了。”

    “连苏军战略火箭军司令聂捷林元帅都被*死了这中国人下手也是忒黑了点。”艾森豪威尔在心里不由的一惊,问,“就算苏联人无法用火箭发射核弹头,难道还不可以用飞机运载原子弹投掷吗?”

    “可以,当然可以,如果苏联想对中国进行核攻击的话,也只能通过轰炸机投掷了。”戈登.格雷放下了手中的战报说“不过,飞机想深入到中国内地这几乎是不可想像的。这一点我们曾经多次的尝试过。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没有一次成功过。”

    “不,这一点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从现在的情况上看,中国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不大。”艾森豪威尔有些担忧的说:“但如果莫斯科被打急了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核战争,在核战争上冒险,对中国的进攻部队使用核武器呢?那将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的核反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苏联欧洲部分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将遭到毁灭,那样就会危害美国的利益,这是美国所绝不能容忍的。”

    “那我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