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一章 苏联民族解放阵线(2 / 3)  飞豹出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在政治上被判处了“死刑”,几乎等同叛徒的待遇,生活是会怎么样,那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你再负重伤,经验证不是自伤失去抵抗能力的情况下,当了俘虏,还可以原谅,但也要接受你有没有出卖组织、出卖同志的审查。如果没有,这些人还可以保留党籍、军籍,但想在政治上再出人头地那也仅是白日做梦。肯定是不行的了。

    因为**领导的军队,是要求每一个上战场的人,必须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打光了子弹,用刺刀,没有刺刀用枪托,没有枪托,用石头,用牙咬,你就是不应该当俘虏。几乎每个**国家的军人都受过这方面的严格教育,而且你参军当上军人第一天对着军旗宣誓,“军人”誓言中都有这一誓词。而且在“装备”上也配置了,专门用于自杀的“光荣弹”。这也是**所领导的军队战斗力异常顽强,誓死不当俘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遣返苏联战俘时很多苏联的战俘不敢回苏联,害怕过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可是不回去不行啊。不回去不合“法”啊,更何况在这些战俘身上还肩负着,“国家要**,民族要解放”这一解体苏联的历史重任呢。所以中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承诺,如果回去后,因为从事“**事业”而受到苏联当局的迫害,中国随时可以接受这些受到迫害的同志。这样才艰难的完成了这次遣返。

    随着这些战俘的遣返回国,苏联的麻烦这下真的大了。

    这些被遣返的苏军战俘,在回去接受一段审查后,一些被遣送到偏远地区的工厂、矿山和集体农庄,还有一些被集体流放到西西伯利亚地区去垦荒。不久这些战俘在中国远东特工委属下的秘密组织——苏联**解放战线成员的召集下,悄然的聚在了一起。

    首先在位于俄罗斯的中西部,欧洲与亚洲分界——呈南北走向的乌拉尔山脉。出现了以车臣人为主的第一支反*政*府组织——车臣**民族解放阵线和反*政*府武装组织——车臣人民解放军。随后在靠近中国新疆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这些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出现了各个民族的**民族解放阵线以及武装组织人民解放军。这些以游击为主的各族人民解放军,如同星星之火很快的在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形成了燎原之势,在苏联欧洲地区的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也出现了以民族**为宗旨的人民解放军的武装组织。

    这些旨在谋求民族**的解放军游击队,他们在远离苏联的大中城市,在苏联政府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不断发动饱受苏联压迫的各少数民族群众,摧毁偏远地区的苏联基层政权组织,成立所谓民族自治政权。这些组织成员所使用的武器弹药一部分是来自苏军的在远东战场上被中国缴获的武器弹药,另一部分是夺取苏军和克格勃警察部队的武器弹药,其先期的“开办费”肯定是出自于远东工委。

    这些解放军游击队很少主动的对苏军正规军的大型军事基地发动攻击,而都是有组织,经过周密的计划对一些小城市和乡镇一级的集体农庄和偏远地区的工厂、矿山采取迅速而突然的动作发动袭击。他们发动袭击的目的,总的方面,在于消灭苏联克格勃的基层治安警察和治安队以及防守薄弱的苏军的军火仓库,及后勤给养基地。配合民族解放阵线的民族解放这一中心工作,破坏苏联的基层政权,唤起苏联少数民族民众起来反抗苏联的统治,以开创民族解放战争的游击根据地。巩固和建立**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建立民族自治政权。

    这些解放军游击队发动袭击,往往是选择在对这些游击队有利于袭击的条件下。许多时候他们根据他们要攻击的目标的苏军或克格勃的总体素质、指挥员的个性以及其战术的运用的特点等,采用故意以战斗力不强的小队与敌人周旋,使苏军和克格勃部队不以为然,然后在苏联的政府军不防备时突然袭击。有时他们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忽南忽北,使苏军对他们的行动捉摸不定,麻痹与迷惑苏联的政府军。然后袭击其一点。并派遣游击小队或武工队以民族解放军大部队名义贴标语或布告活动于a地,而大部队则实行袭击b地或c地。

    很多时候这些民族解放军派遣许多游击小组,不时袭扰前来围剿他们的苏军,使之一夜数惊,发生疲劳情绪,然后选择适当之时机袭击围剿他们的苏军。若敌人虽多,但素质不良,指挥者懦弱,则散播谣言,虚张声势,疲劳与恐吓敌人,以增加其动摇,然后举行袭击。在要攻击一个目标时,他们也采用用游击小组四出活动,使别处的苏军紧张的固守自己的防区,以达到牵制可能应援之敌,之后集中兵力袭击要攻击的目标。

    他们派遣间谍,伪装进步,行贿官员,打进苏军及政府内部,取得当地人民及苏军内部士兵同情,以此为内应,对苏军和克格勃部队进行袭击。通过这些方法有效的打击苏军和克格勃的治安部队使苏联全国人心惶惶,一切工作都不能正常的进行。很多地区除了大城市在苏联政府的控制之下,周围地区完全的失去了控制。

    这些民族解放军的大规模行动和苏军的大规模围剿,都会得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