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三章搁置主权,共同开发(2 / 3)  飞豹出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志地处理各国大使与情报部门送来的电报,读阅大量的关于中国的各方面的资料,为即将到来的中苏之间的谈判做着积极的准备。

    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大为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已经出现在通往旧沙皇立法院大楼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厅那长长的车行道上。赫鲁晓夫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慢慢地站了起来,换上了西装,系了深蓝色带有白点的领带,走出了办公室,来到了只与自己办公室相隔两道门的沙皇立法院大楼二层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厅门前,等候会见中国谈判代表团。

    在会议厅门前,李大为远远的伸出了双手,十分热情说:“赫鲁晓夫同志,再次见到您,我感到十分的高兴,您看上去还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富有生气。”

    “谢谢您,大为同志。我也很高兴再次的见到您。”赫鲁晓夫一面拥抱着李大为一面热情洋溢的说道。

    双方都象训练有素的专业演员一样,好像中苏之间什么都没发生,而是两个多年不见的亲密朋友见面一样。接着李大为站在赫鲁晓夫右边,把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向赫鲁晓夫一一的作着介绍:

    “毛岸英,中国外交部部长特别助理,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曾就读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

    “你好,毛岸英同志,你父亲身体还好吧?”赫鲁晓夫拉住毛岸英的手问道。

    “还好,还好,他让我转达他向您的问候。”毛岸英直接用俄语回答道。

    赫鲁晓夫连声说:“谢谢谢谢mzd同志。”

    随后李大为指着跟在毛岸英后面的蒋经国,对赫鲁晓夫介绍道:“蒋经国,中国外交部部长特别助理,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校。”

    赫鲁晓夫握着蒋经国的手说:“我知道,我知道你,蒋经国同志,从1925年到1937年,在苏联学习工作过12个年头。1936年1月,在苏联《真理报》还发表谴责您父亲的公开信,是吧?”

    “是,是”蒋经国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的说道:“赫鲁晓夫同志,您不愧为是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您的记忆力真好”。

    赫鲁晓夫很是受用,不过嘴上还是很谦虚的拉着蒋经国的手说:“不行了,今年都65岁了,老了,比不上您们这些年富力强的第二梯队的同志们啦。您今年才49岁吧?”接着又看了一眼站在李大为身边的毛岸英说:“岸英就更小了,才37岁是不是啊?”

    毛岸英点头称是。

    “大为同志你今年也是49岁吧?”赫鲁晓夫又转过脸对李大为问道。

    “是,我和经国同岁,都是1910年生人,”李大为笑着回答道:“不过,赫鲁晓夫同志你看上去真的不象60多岁的人,身体棒得还象个小伙子。”

    大家寒暄一阵后,进入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厅。双方坐在长长的长方形、上覆绿色台面呢的会议桌的两侧。

    赫鲁晓夫喝了一口自己座位前的矿泉水,说:“我刚才听了毛岸英同志在机场上的讲话,他说的很好,‘中苏两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中苏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两国人民不应该相互为敌,也没有理由相互为敌’。同志们,我们都应该清楚,在我们身上肩负着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的历史重任、苏中两国人民一直也是非常友好的。苏联党和政府对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每一项胜利都感到无比的欢欣鼓舞。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是苏联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甚至说是我们苏联的外交上的基石。现在苏中两个兄弟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领土问题斗得你死我活,这是不利于整个国际**运动的,也不利于两国人民的福止。当然这些问题都是过去历史遗留下来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双方都应该走出那些谁也说不清、道不明这些有争议的领土是怎么形成的怪圈,现在我们双方坐下来讨论一下,如何消除我们之间的这些麻烦,拿出一个双方都能交待过去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下步一主要的工作。现在能不能解决阻碍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不在于苏联方面,而是取决于中国领导人的态度。”

    李大为听完了赫鲁晓夫带有纲领性的讲话后,也没有计较赫鲁晓夫现在能不能解决阻碍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不在于谁,这些没有意义而又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说:“我们完全同意赫鲁晓夫同志关于双方都应该走出那些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有争议的领土是怎么形成的怪圈的意见。现在我们双方坐下来,本着一种务实的精神,共同讨论一下,怎么做才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利益,更有利于国际**运动,一劳永逸的解除我们中苏两国之间存在的这些问题。”

    李大为看了一下赫鲁晓夫说:“我们认为我们之间不应该再纠缠那些过去的事情,把眼光放的更远一些,简单点说就是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结束过去,就可以不谈过去了,重点放在开辟未来的事情上。过去的事情正如赫鲁晓夫同志刚才所说的那样,谁也说不清道不明,而且容易引起争论,一争论起来就各说各的理,到头来什么问题也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