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七章震撼世界的天安门大阅兵(2 / 3)  飞豹出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56门礼炮以正阳门拱形门楼为中心点,避开正阳门,坐北朝南呈“八”字形在正阳门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广场上左右对等距摆开。

    礼炮过后,请全体肃立,升国旗,唱国歌。

    接着阅兵开始,国防部长彭德怀作为阅兵首长乘坐“蓝天300”大天窗检阅车,驶出**城楼,穿过金水桥,来到**广场,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27年8月1日创建,走过了32年光辉历程。在中国**的绝对领导下,经这10的打造,解放军大部分已实现机械化,并不断的向信息化军队迈进。有应对各种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有足够的能力粉碎任何敌人的进攻。

    这次在**广场国庆阅兵是新中国成立1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是对建军32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这10年中国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建设的庄严检阅。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阅兵分列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声中开始

    率先通过**广场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他们护卫着八一军旗,今天,“八一”军旗更鲜亮,更壮美。向世界展示了人民军队的风采和共和国的荣耀。

    接着走来的是由解放军机械化步兵学院组成的陆军学员方队,解放军院校建设形成了院校教育与部队作战训练衔接、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并举的新型教育格局。

    邓峰在**城楼西角上指着下面解放军机械化步兵学院组成的陆军学员方队,对站在自己身边的蒋介石说:“蒋先生,从建国以来,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型军事人才成为目前解放军中的中坚力量,已经全部代替了那些没有现代化战争知识的师级以下的指挥员,军级和集团军的指挥员也将被共和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毕业生所替代。”

    “好,好”蒋介石目不转睛的看着下面的受阅方队连连称好,他接着说“通过这次对苏的战争,我才真正的知道什么是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的战争了。没有现代化战争的知识只有挨打的份。”

    邓峰又指着紧随陆军学员方队走来的陆军方队说;“现在解放军陆军已不再是原来概念上的陆军了。现在已发展成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陆军航空兵等组成的现代化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实现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具有快速突击能力的强大的攻击力量。”

    “在来北京之前,我和程赓、孙立人同志,到了驻乌兰乌德西郊的贝加尔省军区边防武装警察总队3支队视察过。”蒋介石深有感触的说,“的确是太强大。程赓、孙立人说这样的部队一个师能顶苏军两个师摩托化步兵师,要依我看不止,最少可以顶3个师以上。”

    接着走来的是身着数字迷彩服首次公开亮相的特种兵方队。邓峰向蒋介石介绍说:“这支受阅部队,是由驻琉球群岛的武装警察特种大队组成的,他们曾参加过接收琉球,并参加过琉球围剿日本那些由侵略过中国的军人组成土匪的英雄的部队。现在解放军特种作战力量已实现由传统侦查部队向新型特种作战部队的历史性转变,已成为我军能够经得起任何考验的拳头和尖刀部队。”

    金锚飘带系着风,海魂衫刻着浪,驾驭现代战舰劈波斩浪。身着一身白的大连舰艇学院的海军学员方队走了过来。蒋介石看着下面的海军方队颇为感慨的说:“中国是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啊中国过去就是吃了缺乏海洋意识,有海无防的亏。现在好了,我们现在也有了5个大舰队了。我看我们应该尽快的建立起5只航母舰队,这样对于一个横跨两大洋的海洋大国是必要的。我去年已向政协提交了这个提案”

    邓峰默默的点了点头说:“海军现在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努力提高战略威慑、远海机动和近海综合作战能力,由黄水海军向蓝色海军过渡。海军是中国一个短板,海军建设周期太长,耗资也太大。你说的很对,建立中国航母舰队绝对是必要的。现在也已经在建,我估计最少还要等两年。”

    蒋介石看到紧随水兵方队走来的海军陆战队方队说:“这是一支很能打仗的部队,我想这一定是参加过解放台湾的海军陆战一师吧。”邓峰注视着这支被誉为“两栖利剑”陆战猛虎、海上蛟龙的中国海军陆战队说:“你猜对了,中国的海军陆战队的确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这次在收复苏维埃港打的也不错。他们具有陆地、海上、水下多种作战能力,是我军应急出击的铁拳,在保护海疆安全、维护海洋权益、支援岛屿作战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英姿勃发的空军飞行学员方队由空军航空学院编成。解放军人民空军由于基地原因,历经10年建设,是中国陆海空三军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军种,现在已拥有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等综合性军种,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不断提高空中进攻、防空、战略投放和空降作战能力,是当今世界一支绝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