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7章 开科取士(三)(2 / 2)  汉瓦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缔考试资格。所有考生都必须要经过搜身检查,任何违禁品都不准夹带进入考场。

    由于是第一次科举考试,搜身的时候自然查出了不少的书籍纸条的违禁之物,还有个别考生直接将题目抄写在身上。对于这些舞弊者,并没有取缔他们的考试资格,而给予了一次警告,如有再犯的话则是严惩不贷。书籍纸条之类的自然是没收了,至于那些将题目写在身上的,只能洗过澡再来了。

    考场之内更是戒备森严,到处都是持着戈戟目无表情巍然而立的士兵。一个考场之内,分别设有不同的考室,每个考生一张几案,一张席子,再无他物。考生就坐之后,考官严肃地宣布考场纪律,自然是不准交头接耳、不准抄袭别人、不准高声喧哗等等。

    考试从卯时开始,至酉时结束,一共五个科目,整整持续一天,上午考礼乐、诗赋、术数三个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个时辰,下午考经义和策论,每科一个半时辰,中午休息半个时辰,饭食则由考场提供。

    考题是由本次科考的两位主考官拟定的,试卷全部由印刷坊印制,经过校对,绝无任何纰漏,许多的考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印刷出来的文字,皆是暗暗称奇。

    武举则是在徐州城北军营进行,考试的项目分武术、骑术、射术和策论四项,与文科的策论不同,武科的策论考的是兵法和谋略。刘泽在北军营亲自主持了武举初试。

    初试结束之后,经过紧张地阅卷,三日之后,中举的名单在督学府门外张榜公布,文科共有七百一十三人中举,武科共有三百二十一人中举。放榜之后,围观的人群如潮,榜上有名者,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榜上无名的,则是捶胸顿足,黯然神伤。

    根据规定,中举的举人一旦获得举人的功名,那就是终身拥有,不但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而且各郡国功曹处都将备案,也就是说中举将是士子们踏上仕途的第一步。

    放榜十日之后,便迎来了会试大考,七百多名举子齐聚督学府,为三甲榜上的六十个名额奋力而搏。

    为了此次的科举考试,刘泽可没有少花心思,从隋唐到明清的资料他是翻了个遍,但真正实行起来,依旧是困难重重,毕竟时代是不同的,后世的科举制度经过千年的积淀,已经有了一整套的科举流程,现在刘泽从零开始,探索出一条前无古人的人才选拨之路来,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不过虽然坎坷,这一步终于还是走了下来,剩下的,就是要慢慢地完善,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这个道理三岁的小孩都懂。

    三甲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郑玄的两位高足国渊和王经高居榜首,摘了状元和榜眼,探花的位置则是广陵东阳人陈矫。郑玄的弟子果然是名不虚传,在徐州众多的芸芸学子中拨走了头筹,这让徐州众士子又是艳羡又是嫉妒。

    郑玄一气之下离开了徐州,也带走了大部分的弟子,这让刘泽非常地遗憾,要知道郑玄的上千弟子那可都是人才,最不济的也能当个书佐门吏,要知道郑玄的高足子弟将来很多都成为曹魏的栋梁之臣,郑玄不走,这些弟子极有可能皆为刘泽所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