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68 侯府旧事(2 / 3)  弃妻不二嫁:侯门嫡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不疑有他,当即就报了二门。只老侯爷派人去寻那小厮,畅春楼的老鸨却说那人早在两日前便甩手不干了,竟是无影无踪了。”

    慧安听闻祖父那养子竟是过了宗谱的,不由一惊,眸光闪动,半响无语,细细将竹名的话想了又想,竟是半点头绪也理不出来。

    她只觉这事处处透着蹊跷,母亲和那人皆是练过武的人,当夜怎会也没警觉,分明是被人动了手脚啊。但此事显然是冲着母亲和祖父的那养子来的,只看这事出了之后对谁有利便可窥探一二。

    慧安想着不由将目光一凝盯向竹名,沉声问道:“当日老爷可曾有什么异状?你说散了席老爷曾回过院子,是你们陪他进房瞧的母亲,还是他自己进去的?当时老爷和母亲感情如何?此事之后老爷对母亲有何变化?”

    竹名闻言有些诧异,似不明白慧安何以这么问,但还是认真回道:“老爷回房那会子,因夫人刚躺下没多久,故而我们三个大丫头都是在屋中伺候着的,老爷没什么奇怪之处啊。当时老爷和夫人新婚不久,虽不能说柔情蜜意,但也是相敬如宾的,那事之后老爷夫人都刻意回避着,许久都没碰过面,后来老爷许是相信了夫人,借着夫人生辰时到了羲和院,此事便算是揭过了。”

    方嬷嬷岂会不知慧安在想什么,听她那般问,方嬷嬷瞧了慧安一眼,目光透过怜惜。

    此事既然当年祖父和母亲都未曾查出什么,如今她只凭着这些个自言片语又能有何收获?慧安见天色已然不早,便将这事撂下,又问竹名,道。

    “我听方嬷嬷说,你这附近巷子里住的都是祖父先前用过的老人,许多都是曾同祖父一起上过战场的,可是如此?”

    竹名闻言点头,道:“老侯爷对手下兵士历来厚恩,这巷子中不少都是受了伤从沈家军中退下来的老人,侯爷怜悯他们便在府中都给寻了相应的差事,还为他们操办婚事,令其娶妻生子,老有所依。老侯爷和夫人在世时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只是……姑娘若是手头缺人用,倒是不妨考虑一二,竹名敢保证这些人对姑娘定能忠心不二。”

    慧安听竹名这般说,不由一叹,面色赧然地道:“此事是我对不住大家!”

    接着她倒是一笑,只觉这竹名是个厉害的,竟只从她的几句话中就猜到了她的心思,怨不得被母亲器重。于是慧安又点头,道:“这些人中可有先前跟着祖父盗墓的?”

    方嬷嬷和竹名皆是一诧,片刻竹名才回道:“有的,东头的老胡和住这临户的老全家都曾跟着老侯爷盗过墓,只是老胡去年过世了,只留下两个儿子。”

    慧安听闻,心中一喜,忙又道:“那应该也有退下来的军医吧?”

    见竹名点头,慧安目光微微一动,道:“你且帮我留意下这几户人家,瞧瞧当不当用。”

    竹名虽不明白慧安这是要做什么,但一番接触她倒瞧出夫人留下的这位姑娘虽是年纪小,但却是个有主意的,和夫人一般的聪慧,想来姑娘既是这么吩咐了,便是有用处,她照办便是。

    慧安这才起身扶起她,笑着问道:“方才听妈妈说你那大儿子如今还在读书?可参加了童试,成绩如何?”

    竹名听慧安问起大儿子,面上闪过骄傲之情,笑着回道:“奴婢那儿子今年刚刚束发,去年倒是想参加童试,无奈一场风寒竟险些丢了命,奴婢准备叫他春上再考,奴婢那儿子读书却是极好的。”

    慧安不由点头,又瞧向一直在院中看守的那小儿,见他冻得哆哆嗦嗦但仍依着母亲的话站在风口处细细听外面的动静,心中更是添了几分怜悯,问道。

    “那个是你小儿子吧?可曾读书?”

    竹名却笑着道:“这孩子是个皮猴子,坐不住,不读也罢,只认几个字会数数不至于将来受骗便好,不是个读书的料,倒叫姑娘笑话了。”

    这孩子年纪虽小,却极是懂事,哪里就是个调皮的?家中只怕供一个孩子读书已是难事,这孩子却是被耽误了的。

    慧安闻言,想了想便道:“这孩子还是也送去读书的好,识字明理总是好的,别的不说,只要他学会了写字算术,将来也能与我做个帮手,在府中做个账房先生也算一条出路。还有一件事,须得麻烦妈妈。”

    竹名闻言眼眶已红,哽咽一下才道:“姑娘有什么话吩咐便是,可别折杀奴婢了。”

    慧安眸光一转,瞧向方嬷嬷,她已回意从怀中摸出了一沓银票来,慧安接过笑道。

    “我听乳娘说,妈妈是个擅长识人挑人的,我想请妈妈替我买些人手回来,不拘男女年纪,得用就好,最好能有些什么长处的,买下来后妈妈便用这些银钱置办个院子先养着,也劳妈妈帮我调教着,我回来定有用处。此事交由他人我却是不放心的,还须妈妈小心行事。”

    竹名见慧安目光沉静犹如一滩幽池,却又透着认真和深意,不由心中一凛,也不推辞接过那银票跪下道:“奴婢万没想到有一日还能见到姑娘,能得姑娘如此信任。姑娘但请放心,这事奴婢定给姑娘办的妥妥当当。”

    慧安示意方嬷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