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69 路祭(2 / 7)  弃妻不二嫁:侯门嫡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应了他们三爷要给照看几日庄子,他听说国子监放了年假,便来请示姑娘何时去,他们好安排一二,到时派人来接。”

    慧安闻言迷糊一下这才反应回来,一拍脑袋苦着脸道。

    “他还真要我去给他做养马倌啊,这人真是,我又不是他们家的奴才!”

    方嬷嬷见此,笑着劝道:“关将军救了姑娘,姑娘既是答应了人家就该做到才是,何况我瞧着那小厮挺急的,说是庄子上原先的马倌突然生了病,这临时也找不来懂马的。这几日那庄子都快乱了套了,这才不得不求到了姑娘这里,姑娘瞧着就帮帮人家吧。”

    慧安这才点头,道:“这事等过了明儿再说。”她见方嬷嬷还欲再言,忙又道,“乳娘放心,我一定去,后日我一准起来就去给人家看马喂马当那不要钱的苦命短工去。”

    翌日,慧安穿了件月白色绣缠枝菊花的对襟褙子,同色镶米色裙边的素净罗裙,头上简单的绾了个圆髻,仅用一根通体剔透的白玉莲花簪子别着乌发,在屋中焦急地行来走去,不停地向院中张望。

    冬儿见她这般不由笑着上前,道:“姑娘快别走了,瞧的奴婢都眼花了。方嬷嬷定然就快回来了,我瞧着这天色已经不早,只怕成国公府送葬的队伍也快到了,姑娘姑且再等等。”

    她正说着,慧安便见方嬷嬷匆匆自外面回来,瞧见她便笑了起来,慧安一瞧便知事情办成了。

    果然方嬷嬷进了屋便笑着道:“姑娘,国公府的丧葬队伍已经到三字街头了,请姑娘出府主持路祭吧。”

    慧安这才整了面容,点了点头缓步出了榕梨院。

    成国公汪士鸿,本是江南人,从圣祖起兵便投了军,到大辉建朝积功至西山护卫千户,后因平乱有功受封世袭公爵,如今成国公府已世袭三世六人,现今的成国公乃是汪士鸿的曾孙汪明建。

    成国公府的世子汪杨忠在京城素有威名,不仅长相出众,更是有勇有谋、弱冠之年便行事沉稳、遇事果决,颇有其曾祖父之风。是京中贵介子弟中数得上号的可造之材。

    他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宏德四年的武举人,被皇帝钦点了御前侍卫,后步步高升,直至御林军中郎将一职。如此年轻,又是凭自己本事,能得圣上青眼委以重任,使得成国公逢人必满面春风地说起儿子。

    只可惜祸从天降,当日端门事件成国公世子竟死在了东姜人的刀下,而成国公夫人带着两个小儿子在裳音楼中看热闹,竟亦遭遇了不测,一死一残。

    一日之内,成国公痛失二子,最小的儿子更是被砍断了一条腿,只余了不成器的二子,其悲恸可想而知。成国公汪明建如今已年近半百,身体本就不好,遭受如此打击竟一病不起,翌日便也撒手而去。

    如今偌大的成国公府只剩下了两位公子,便是二公子汪杨松,和那断了腿年仅八岁的四公子。

    而今日正是成国公府出殡的日子,因送葬队伍要经由凤阳侯府,故而府中早早就设了路祭。

    慧安出了府门,管家周宝兴便笑着迎了上来,弯腰道:“大姑娘且先坐坐,这送葬的队伍将过三字街,估摸着还得一盏茶的功夫才能到呢。”

    慧安点头,便在他准备好的太师椅上落座,便瞧向周宝兴,问道:“可都准备好了?”

    周宝兴忙笑着点头,道:“姑娘请放心,香案、祭品、香烛、纸钱等都是奴才亲自置办的,鼓乐吹打也都候着呢,万出不了茬子。”

    慧安闻言点头,道:“父亲既委你做了府中总管,你办事我还是放心的。哎,听母亲说,祖父和先成国公汪士鸿是一起领过兵,住过一个军帐,吃过一锅饭的袍泽兄弟,母亲在时也曾到成国公府走动过,和国公夫人也算旧识。没想到,如今成国公府竟遭逢如此悲惨之事……”

    周宝兴闻言也是叹气,道:“如今国公爷,世子都驾鹤西去,只留了夫人和两个公子,那四公子听说才只有八岁,这么小便失了腿,真是……杀千刀的东姜人!奴才听说那二公子虽已十七,却没学到世子半点稳重劲儿,只怕国公府是要败落了……”

    周宝兴见慧安斜瞥了自己一眼,目光竟分外锐利,这才一惊收了嘴,忙是笑道。

    “奴才多嘴,奴才多嘴,奴才去瞧瞧送葬队伍可是到了。”

    慧安见他离去,不由盯着他的背影冷冷一笑。没一会便闻哭丧吹打声缓缓临近,慧安忙和方嬷嬷对视一眼起了身,略整了整衣服这才下了台阶。

    没一会送葬队伍便进了巷子,这边周宝兴已吩咐起了乐。悲恸的乐声一起,慧安见三个黑漆棺木安置在一起,缓缓而来瞧着都叫人心惊,又观那送葬队伍最前头女眷们哭的花容失色,不由也鼻头一酸,想着一会子自己要行的事,就觉对不住人,叹了一声。

    方嬷嬷见慧安面色有异,岂能不知她心中所想?忙拉了拉慧安袖子,道。

    “姑娘心到了便好,亡者会体谅的。”

    慧安这才点了下头,从袖子中抽出方嬷嬷准备好的帕子,往鼻子下一触,一股辛辣便蹿了上来,当即就掉了金豆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