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0章 当年(2 / 3)  清穿日常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掂念,朕一切安好’。

    听每回回来的人报信,四爷这一路确实赶得很,今天在甲地,明天就到了乙地。可说是一日都未在路上停留。

    而每到一地,便要接见当地官员、士绅、豪族,也就是俗称的地头蛇。

    当然还有当地的学子,如果有书院,特别是流传以久的书院,那还要亲自拜祭当地的孔祠。

    在山东时,四爷特意多停了几天。就是因为至今仍有人替蒋陈锡喊冤,还有说四爷杀他是为了刚登基立威,又舍不得杀满人,所以挑了个苦读出身的汉人大官一砍了之。

    四爷几乎气得手抖,那两天送回来的信全是草书,不但笔触几乎要飞出纸面,还让她看起来颇为费劲,连蒙带猜的。

    只有最后一句用重重的笔墨写道:世人多愚昧。

    李薇对这个最有感触,她最近刚刚才悟出来,还热腾腾的呢,刚好跟四爷分享。

    她道有很多事都是人力所不及的。比如她平常让人侍候着穿衣、洗漱、梳头,还有一声令下就可以盖很漂亮的宫殿,也可以把金银珠玉都堆成山。

    可是当她高卧云床上,由数十个宫女围着侍候,不管是点心还是茶水都能让她们给她喂到嘴边时,尿急便意却催她不得不自己起来去屏风后方便了。

    可见侍候的人再多,有些事也替不得她。

    再有,她常嫌夏天太热,冬天太冷,若是四季如春就好了。可惜老天爷不听她的把这二季给均均,把夏天的热借到冬天使使。

    另外,宫里常有人妒恨她,不止是皇后,就算一二小妃嫔只怕也没少在心里盼着她倒霉。她常想能不能命令这些人把恨她的心都换成爱她的心呢?

    其实她也知道,要换得她们的忠心,只要把她们送到陛下面前就行。可陛下知道她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这么做的。

    可见这人心总要用东西去换,平白无故叫人将心送上是不可能的。有以人心换人心的,也有以财帛动人心,更有以权势相诱换来的忠心。差别只在两边是否都心甘情愿做这个买卖。不然卖的人觉得卖贱了,买的是觉得买贵了,这份生意就不能长久做下去了。

    最后,她最惧乌发堆雪,容颜苍老,常想青春永驻,与四爷恩爱长久。

    可这些全都由不得她做主。

    所以就算她富贵至此,这世上还是有很多不能随心的事啊。

    愿与陛下共勉之。

    之后四爷考察了蒋陈锡之弟蒋廷锡,说他学问扎实,由翰林院编修升礼部侍郎,更传口谕让他速速前往山东伴驾南巡。算是给这蒋家之事做了个结尾。

    七月时,宜尔哈适婚乌拉那拉·星德。

    整个紫禁城的热闹劲也传不到圆明园里来。

    觉尔察氏见李薇还真就打算不回去了,道:“你不回去真的没问题?”

    李薇摇头,道:“万岁都说我不必回去了。”

    宫里那个大舞台还是留给皇后吧。她也品出味儿来了,紫禁城还是有其代指的意义的,远香近臭不是一句假话。至少离得远了,皇后就够不着她了,而近在眼前的年氏又明晃晃的刺人眼睛,让她想忽视都不行。

    觉尔察氏也不想让她回去,不说她现在扛着肚子,就算平时她也不愿意把自己姑娘送上门去让人作践。皇后且放到一边,咱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她就是怕不回去对她不好,既然万岁都准了,想必是无大碍的。

    李薇在那里一个接一个的吃荔枝,被她一巴掌拍下来道:“吃多了上火,你也省着点吃。”

    她管着她一天只让吃十个,可每次端上来她都要一口气吃完。

    “怎么出去几年变馋了?”觉尔察氏一看盘子里还剩四个,就让宫女端走。“以前在家里时还知道留下来慢慢吃,现在怎么好像不吃完会有人来给你抢似的?”

    李薇这些日子让额娘管得习惯了,做出小女儿态束手坐好听教训。

    觉尔察氏叹气:“好了,别装出这副样子来。你这脾气也真是大变样了,又娇又怪,不像小时候那么懂事了。”

    听了这话后,李薇后面几天一直在回忆当年。

    当时她刚穿来还挺天真的,立志要做个人人称颂好姑娘,就是那种别人一提起来就竖大拇指夸的。

    现在好像很久都没有那种念头了。

    她的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小。小时候交了一条街的朋友还不够,恨不能半拉北京城里都是好朋友。遇见的人都愿意结个善缘。

    可现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四爷、孩子们和李家。连以前在府里时结交的田氏等人也早就不联系了。

    每日送到永寿宫的请见牌子越多越多,可这些人全都是工作,她也从来没生出过结交的心来。

    到底是她把路越走越窄,还是这就是高处不胜寒滋味?

    但是就连李家的弟妹如佟佳氏等人她都不能放心信赖,何况旁人呢?

    她深知每一个凑上来的人都是为了想要借四爷、她这个贵妃,甚至是弘昐等人的势。所以难求真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