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6章(2 / 3)  清穿日常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诸位军机大臣都在座,还有十三、十四等宗室王爷在场。为了过好这个新年,方方面面的事都要提前安排。四爷正在听他们说,就见张起麟匆匆进来站在一旁。

    四爷端起茶到:“都起来散散吧。”

    等众人都出去,张起麟才说:“贵主儿来了,在西暖阁。”

    四爷起身准备去暖阁,张起麟跟着道:“听人说九洲清晏里正在往外抬箱子,贵主儿也叫人备车辇准备去畅春园了。”

    四爷脚下不免快了两分。不是大事,薇薇不会如此处置。

    一见着他,李薇就竹筒倒豆子的全说了,道:“我先过去看看,也未必就会这么寸。万一有事,总不能叫太后操心,公主们都是娇客。”还待是她来。何况真出事再等畅春园来喊她,那时急慌慌的何必呢?

    四爷不免脸色不太好看,皱着眉替她披上斗篷,轻声嘱咐道:“你到那里不必着急上火,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要是真有不巧,那今年就只过初一到初五,咱们也轻松点儿。”

    她能感觉到他的不快。

    她摸摸他的胸口,看他面色放缓,她才笑道:“那边有我呢,你一个人在这边也要注意,晚上不能睡太晚,不能老批折子,不能总坐着不动。要起来多活动活动才行。”

    四爷刚才脸上的薄怒已经散去,他笑道:“知道了,管家婆。”

    诸大臣从殿中出来也就是去偏殿坐一坐,有一会儿要回话的就在心中打一打腹稿,要方便的就跟着太监出去。

    此时有人看到万岁携着一人从殿中出来,慢慢往外走。那人戴着雪狐的风帽和围脖,披着一件茄子紫的斗篷,远远的看不清脸。但一旁的张起麟都殷勤侍候着,偏殿里的人只敢扫一眼就赶紧避开了。

    园子里能叫万岁亲自送出去的女眷大概只有皇贵妃了吧?

    四爷送李薇坐上凤辇,把手炉给她抱着,道:“要不,朕让张起麟跟着你过去,也方便你使唤人。”

    李薇笑道:“有常青呢,何况还有皇额娘在。”

    挥别四爷,坐在车上的李薇在心里想着宣太妃要真是在过年时出事,该怎么安排呢?

    首先,在园子里停灵肯定不行。当时收敛了就要送回宫去。

    往哪放是个问题。以前宣太妃一直随着太皇太后住,她没有自己的宫室。李薇也没经历过,打定主意到了畅春园就让人查这件事,康熙一朝去世的妃嫔也有,循例而行就行。

    到了畅春园,先去给太后请安。太后没有多留,让方姑姑领她出去了。

    方姑姑道宣太妃确实不好了,现在已经叫不起来了。“摸着身上还是烫的,估计是烧起来了,我让太医看过,也开了药方,用银勺撬开牙给她喂了几勺药,但也没多大用。”

    李薇去看过后不得不承认,宣太妃真是不行了。

    可能太皇太后的去世带给她的打击太大了。之后她唯一的念头就是回到蒙古草原,这个念想在见到家乡的人,听到家乡的事之后也满足了。身体这才一下子垮了下来。

    方姑姑道:“太后跟太妃也是几十年的老交情,这些日子一直难过得睡不好。”

    看到同辈的人一个个走了,自然会联想到自己。

    李薇叹道:“姑姑多劝着些,别让皇额娘太伤心了。”

    太后自掏腰包,拿了二百金子给宣太妃发送。既然是太后的心意,李薇想来想去,给这些金子找了个好去处:在皇觉寺买灯油点灯,保守估计能点上八十年,绝对够给宣太妃买出一份不世的功德了。

    毕竟给宣太妃办葬事有成例,并不需要太后掏钱。她拿出这钱来更多的是想看到能安慰她的东西。不是葬礼如何的盛大,而是为了寄托哀思。

    李薇在请一千八百个和尚、喇嘛来念上六个月的经和买灯油之间犹豫了一下就决定了。

    初一晚上,烟火在天空炸响时,方姑姑悄悄钻到人群中来伏耳对李薇道:“娘娘去了。”

    李薇告罪出来,就站在廊下听方姑姑说完,叹道:“万岁说过,娘娘是长辈,今年的红就挂到初五吧。”

    不过她并没有再去看宣太妃。一是她在太后跟前侍候,去宣太妃那里肯定要换衣服,来来回回惊动的人就多了。二来太后嘱咐过她让她不要过去,四爷更是让人连着来说了四五次,道都交给下头人去忘就行了,不许她去。

    当夜,宣太妃的彩棺被悄悄送出了畅春园,送到了京郊陈村殡宫内安置。

    宫内设祭,纯禧公主还特意去奠酒相送。还未出宫的几位小皇叔们也都去磕头送别。

    像三爷这些人也都去了。多去几回,少去几回,无人强制。不过在听说去送宣太妃的人还挺多的时候,李薇还愣了下。后来听说像三爷、九爷都是天天去就明白了。这些人说是去送宣太妃,不如说是做给四爷看的。

    宣太妃难得在死后热闹了一把。

    宣太妃这一去,又是一重国孝加身。

    四爷去年带着弘昐去泰山就是想告祭天地,自打听说宣太妃不好后,他的眉毛就没松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