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修仙(2 / 3)  阴间到底是什么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条内容的下面,有罗凤的批注“蛇蜕蝉飞,尸解而未仙”后面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表示她对这老头尸体的分解破裂,到底是不是成仙的过程,而表示怀疑。

    下面还有一段她的分析,很多字迹已经很模糊了,读完之后,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都感觉到一种无法言说的阴冷。

    我这段分析简单归纳一下,用通俗的语言写出来。说是东晋有位老神仙叫葛洪,他写过一本道书名为《抱朴子》,其中有一段很重要的章节名为《论仙》,有如此一段说明:“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今少君必尸解者也。”大概什么意思呢?经过我们几个人的讨论,可以这么解释。羽化成仙的过程,功力深厚的人呢,可以白日飞升,叫做天仙。中等程度的人,游名山吸收自然精华,逐渐成仙,叫做地仙。而最下等资质的人,必须要经历和常人一样的死亡,先死了才能发生蜕变的过程,这叫做尸解仙。

    这里有个非常吊诡,而且解释不通的地方,既然尸解是比较低等的成仙方式,那么在古往今来成仙的比重上应该要占大多数,留下的记载,应该比较多才对。可偏偏在道家古籍的记述里,关于尸解成仙的过程和方法,却寥寥可数。

    罗凤散乱的笔记里,有一些是她关于修仙的机缘和感悟,而有一些……居然写的是罗凤在这间密室里修炼尸解的过程。

    正待细看,忽然铁门外来脚步声,王晨的声音传来:“外面……”

    他跌跌撞撞走进房间,长舒一口气:“你们都在啊,那就太好了。我在外面喊了半天,你们一句回应都没有。我一琢磨,还是进来吧,大家至少是个伴儿。”

    “你刚才喊外面……”铜锁道。

    “哦,我说的是外面乌七麻黑,我呆得害怕,所以,所以就钻进来了。”他手里还捧着我们几个人的外衣。

    李扬道:“行吧,进来大家都互相有个照应。”

    “你们在干什么呢?”王晨好奇。

    我说:“我们在这里发现有人住过的密室……”然后择起简要,把事情说了一遍。

    饶是如此,也把王晨唬得够呛,咋舌道:“没想到这里还有那么多套头呢。”

    “你以为呢。”我哼哼:“这里的水很深,不单单有现代阴间的线索,更牵扯到十几年前一桩很隐秘的成仙往事,你以为光是凶宅探险啊,这里学问大了。”

    我们这边说着,李扬和秦丹两个一直在整理桌子上的文字资料,他俩看得又快又仔细,不时低声交流,神色都很凝重。

    我走过去,小心翼翼拿起一张他们看过的笔记本碎片看。上面乱七八糟大大小小,用不同字体写了同一个字“仙”。有隶书、楷书、草书、篆书,还有一些看不懂的字体,林林总总能有十几种。笔划飘逸,结构娟秀,写得还真有几分仙味。

    不过此时看来,却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王晨在旁边道:“这娘们估计想成仙都想魔症了,一个人关在这鬼地方精神分裂了。”

    我不置可否,看着桌子上他们整理出来的纸片,却没有看的**。如果是在书房里或是咖啡店里,拿着这些资料,到是消磨时间的好读物。而现在,却是在这么一间阴森的密室,四周没有灯光,黑漆漆一团,我实在没有雅兴去读什么,心里莫名焦躁。

    不得不佩服李扬和秦丹,他们真实不怕麻烦,没有因为环境影响到思绪,看得十分认真。

    “怎么说的?”我问。

    李扬揉揉眉头:“大概理出一个思路,只是……”

    “只是什么?”铜锁着急。

    “只是这些文字资料不全。其他的倒还罢了,最为关键的罗凤在这里进行尸解成仙的过程却只提了个头,后面明显撕掉,我们目前整理出来的资料里没有。”

    铜锁大叫:“最重要的丢了。”

    秦丹道:“你先别叫,让李扬先把关于罗凤的资料说说。”

    李扬点点头,说道我简单说一下。

    写字台上散乱的文字资料里,有一份很特别的笔记,李扬管它叫成仙笔记。里面是罗凤关在这间密室时写的自传,算是活在世上留下的最后一点遗言。

    笔记写得很散乱,无日期无标注,而且人称指代不明,想到哪就写到哪,甚至时间线都是混乱的。李扬看得也是匆忙,只能大概整理出一个大概。

    罗凤出生年代不详,但肯定不是她看起来的年龄。简单推算一下,大概九十年代初的照片里,看摸样她应该二三十岁,照此推算应该是六十年代后期生人。而她笔记里描述的,却不是这样,她的实际年龄要比看起来大很多。

    尽管没有时间标杆来衡量,笔记里却记述了一个神秘人物,这个人物完全可以成为她年龄的参考对象。

    这个人,罗凤管他叫“大师兄”。大师兄的出生年代也不可考,不过笔记里有个很重要的记述,说是大师兄在日本入侵期间,曾捐助过很多资产给当时政府抗日,也算个爱国人士。加上其他一些零碎的线索,细推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