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1章 还真是外星人做的游戏?!(2 / 5)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发酸的眉心,坐在办公椅上的他嘴里反复嘀咕着重复那句话。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站在一旁的研究员没有说话, 但很明显他也想问这个问题。

    三天前,他们刚拿到那份资料的时候, 整个项目组的所有人都以为这份资料是在开玩笑。

    一个在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

    甚至于上一次学术会议,他们还在讨论可能行得通的方向,以及锂电这条路还值不值得继续走下去。

    结果现在,突然有人宣称自己找到了标准答案。

    而且用的还是大家都没尝试过的方向。

    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不管怎么想都像是个愚人节玩笑。

    这都不是可不可能的问题了,而是从逻辑上就很难成立。

    如果是用现有的技术,根据特定的需要设计一样产品,不管做的是武器还是水杯,想保密都不难。

    然而前沿领域的研究完全不同。

    这根本都不是公不公开的问题,而是关着门根本就没法做。

    进入20世纪之后,科研就已经变成一个成体系的东西了。

    个人在体系中的作用,比起CPU,更像是CPU上的“晶圆”。

    除了数学领域偶尔还能诞生一两个“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天才,大多数领域的研究都已经是“军团作战”。

    虽然也有团队会为了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拔得头筹,压着阶段性成果不发,憋个大招放核弹,但同行们各自在做什么事儿,基本上是瞒不住的。

    “……在13号文件第27页有详细的反应机理表述,不过我们在设备上没有观测到。”

    “是观测不到,还是没有观测到。”老先生措辞严谨地问道。

    那研究员犹豫了,缓缓开口道。

    “准确的说……是前者。我们的设备能够观测到锂枝晶在对照组上的沉积过程,但Li+是如何穿过那层膜的……我们没办法捕捉它的路径,可能需要针对这种膜材料重新设计一套实验方法。”

    “只靠我们,这恐怕得花上很久……除非我们能找到拿出这些成果的研究团队。”

    “不过太奇怪了,我刚才翻了一下最近两次学术会议的记录,根本没有找到关于这条研究方向的讨论,唯一几个相似的……细看的话也是天差地别。”

    这时候, 坐旁边桌上的研究员忽然感慨了一声。

    “不知道是哪位大佬突然放的核弹。”

    “材料学领域还有这样的牛人吗?”

    “我扳着指头数了一下,横竖想不出来是谁……”

    “话说我们接下来怎么办?之前的项目还继续做吗?”

    “估计换方向吧……产业界把这东西完全消化都得用一会儿, 更别说提出新的问题了。”

    “哎……三年, 白忙活了,还好老子的毕业论文几年前就写完了。”

    “也不能完全算白忙活, 一些阶段性的成果还是很有意思的。不过SEI膜这块……确实没有路可以走了。”

    听着学生们的讨论,刘亿平教授没有说话,他的心里同样在思考着很多东西。

    这时候,放在桌上的电话响了。

    他拿起手机,走去了外面。

    电话接通,火急火燎的声音立刻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

    “老刘,结果怎么样了?”

    刘亿平说道。

    “那个膜,已经做出来了。”

    听到这句话,电话那头的声音明显多了一分激动。

    “好不好用?”

    刘亿平感慨道:“何止是好用……简直让我大受震撼。”

    严格意义上来讲,即使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锂离子电池,也能从这项技术中获益。

    而如果是针对纯锂负极设计一套全新的电池,技术上也不会很难。

    电解液和正极材料以及隔膜,这些组件的产业链都是现成的。

    相当于在原有产业链的基础上,把电池正极的产业链改一下,额外增加一条“涂料”的生产线,立刻就能让这项技术派上用场。

    他甚至已经能想象到,产业界的朋友们在了解到这项技术之后,脸上会出现怎样疯狂的表情。

    那一定很精彩。

    电话那头的老人继续追问道:“成本呢?产业化的难度大不大?”

    刘亿平很快回答道。

    “具体的成本,那就是产业界的问题了,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是两回事儿。不过我看了一下资料上给出的工艺流程,根据我对产业界的了解,做出来应该不会很难。”

    “太好了!哈哈哈,这次真是辛苦您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喜悦。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停顿了片刻,刘院士忽然开口道,“对了……我有个请求,不知道提出来合不合适。”

    电话那头的老人立刻说道。

    “您请讲!能帮上忙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