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金丹破灭 第五十七章 蛇灵内丹(1 / 2)  不灭金丹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时间并不充裕。

    从李青云白天观察的情况来看,那条青色巨蟒应该是处于蜕变的期间,本身属于祭灵的灵智正在逐渐被肉身的意识所覆盖,等到它彻底完成了妖魔的蜕变过程,便是这个巨木族承受灭顶之灾的时刻。幸好那个巨木族祭司还没有老糊涂,很明智的选择了相信他的话,要是那蛇灵一身如此强悍的妖气,巨木族祭司还怀疑他的判断,李青云绝对没兴趣帮他们一把。

    毕竟天道之下物竞天择,自己作死就应该有死的觉悟!

    凡人世界王朝更替,修士家族身死族灭,那么多的事情怎么管得过来,能够遇上还有几分机缘的,才会插手去干涉一下。

    况且,那神殿的巫族修炼之法对他补完九转金丹诀有不小的益处!

    ………………

    巨木族迁移的速度很快。

    苍天大树上,蛇灵依旧还在沉睡蜕变,它的身上的妖气正在凝聚,等到它结成妖丹,便是一头大妖出世!

    神秘的古树还是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哪怕是巨木族也不清楚它的底细,只知道它跟上古时期的东方神木有些关系。

    东方神木是三足金乌栖息的地方,三足金乌是太阳的化身,虽然并非是真正的太阳,可能那代表着的也是了不得的事物。

    巨木族一直维持着对树神的祭祀,只不过从来没有得到它的回应。

    树神的灵识还在沉睡之中,这数千年来唯一一次明显的变化,就是在他们奉上一条千年虺龙作为祭品时,树神的体型再次变得庞大了。不过那一次的战斗损失也是非常惨重,巨木族的人口直接锐减到了一千以下,随后这么多年来都没能够恢复,甚至逐渐减少到了四五百人。巫族血脉繁衍并不像人类那么容易,实力提升也并非是简单的修炼。

    巫族修炼需要资源,远比人族修士更庞大的资源!

    人族需要的是灵石丹药,他们需要则是精血,蛮荒生物龙种妖兽,但凡是实力强大精血旺盛的生物,都可以作为他们修炼的资源。

    巫族有独有的炼化精血之术,可以将这些猛兽的精血化为力量!

    用来强化自身的躯体。

    人族修士哪怕是猎杀了妖兽龙种,也不会直接吞噬,因为肉身承受不住,也无法将其中蕴含的力量消化。所以人族必须借助丹药,用其他的灵药调和阴阳,要不然就算吃下去也可能无法消化,甚至直接真元暴走。可是巫族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他们直接便可以吃掉,吃掉便可以炼化,哪怕是有剧毒的妖兽,对他们而言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据说上古时期的人族也可以直接用洪荒猛兽的精血来修炼!

    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灵石的说法,对他们而言实力强大的洪荒猛兽体内的精血,要比绝大部分的灵石都有用太多。

    但那是一个神人辈出的时代!

    人族这万万年来,除了封神之战时期出现过一个名叫哪吒的人,有着那般接近神人的天赋,便再也没有出现过其他人了。

    要不然,李青云手上有一条千年蜃龙的全身精华,直接吞掉便可以修为暴涨了!

    龙性喜淫。

    且不说会不会影响他的心性,仅仅是那旺盛的精血转化为真元,不兼容的五行灵气会不会暴走都很难说。

    据说上古神人都是先天五行俱全!

    可是现在整个修仙界里面像李青云这种拥有先天金灵根的人,十个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

    女娲造人。

    五行以土最盛,因为相传人族最初是用五色泥土捏成的,人生下来行走大地,最先接触的便是土灵之气,随后人身以五谷杂粮为食,日积月累之下,木灵之力贯彻人身,主掌全身生发之气。万物皆有精血,水灵之力蕴含其中,文明始发以火煮食,火灵之力焕发生机。

    最后。

    才轮到李青云的金灵之力,主掌刀兵杀伐之气!

    ………………

    四周偶尔传到低沉的龙吟声。

    当巨木族人离开原本的聚集地后,海岛四方的龙种似乎都有所觉察,渐渐地开始靠近。

    它们已经战斗了数千年。

    一方面是巫族血脉的实力强大,龙种的数量还不足以击败一个巫族部落。另外一方面也是实力强大的龙种都独霸一方海域,很难聚集在一个海岛附近。比如说李青云击杀的那一条千年蜃龙,它的领地几乎占据了北海的三分之一!

    最先出现的是一条螭龙,那是一种无角的龙种,先祖便是龙生九子里面的螭吻。

    螭吻的实力一般,并没有继承多少真龙血脉的力量,它的子嗣甚至后来跟蛟龙混杂在了一起,生下来的龙种血脉若是有角便是虬龙,若是没有角便是螭龙。螭龙在龙种血脉里面并不算厉害,不过万物也没有绝对,有一种名为赤螭的龙种,实力却是非常强大,最后可以化为赤龙血脉。

    眼前的螭龙显然并非是赤螭,仅仅是拥有数百年的道行。

    随后出现的一条虺龙,原形应该是一只巨大的蜥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