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1.第131章 理想主义试验田(2 / 2)  山河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中国欲富强,必须发展实业,所以,有了你今天的实业之举,而以梁某看来,从农业引发工业,更从工业推进农业,农业工业叠为推行,产业乃日进无疆,同时亦就是从生产力抬头而增进购买力,从购买力增进而更使生产力抬头;生产力购买力辗转递增,社会富力乃日进无疆。这是真的自力更生。”

    梁漱溟的解释,果然是道不同,甚至于他还不客气的指出。

    “世人发展工业,皆言需以工业对农业剪刀差,获得工业发展,但中国千百年来农民所受盘剥之苦,谁人又能体谅,在剪刀差盘剥农村,固然,短期内可获得的些许资金,但长期而言呢?与其以工业对农业剪刀差,尚不如充分发展农业,提升农民购买力……”

    对于梁漱溟的见解,管明棠,也不知是对,还是错,在后世最熟悉的词语便是”剪刀差”,无非就是先牺牲农业,待工业获得发展后,再对农村加以反哺,而现在听到这个先发展农业,后发展工业,以发展农业为工业创造市场的理论,虽觉新鲜,但一时却又不知如何回答,心知这些人远比自己聪明的管明棠,连忙从桌上拿起一本农业书翻看起来,随意翻看之下,管明棠的眉头一皱。

    “咦?这本书……”

    “怎么了?这本书有什么不足之处?”

    对管明棠皱眉疑状,梁漱溟到是有些诧异。

    “梁先生,这农技一书固然编写极为认真,但,不知为何关于制肥的篇章这么少?”

    论到做生意、做学问或许,管明棠或许还不及他人,但是关于农业,却了解颇多,毕竟一任下派干部,在乡村当过大队书记的缘故,对农业到也有些研究,那几年甚至还亲自下过地,至于制服,因为推广有机种植的缘故,专门受过制肥的培训,而这种《农技》一书中的制肥篇,在管明棠看来,只不过是简单提到农村传统沤肥,如果说有什么改变的话,无非就是提到肥料如何归堆,避开饮用水之类的卫生注意事项。

    “嗯?你觉得这制肥有什么不足之处?”

    梁漱溟诧异的问道,这《农技》可是汇齐十余位农业专家和数十名种田能手编写而成,他是会唱歌,会写词,也会作生意,难不成他还懂得农业?懂得制肥?

    “俗话说,地好地劣全靠肥,肥好地劣又何妨,农业想丰收,就必须要先解决肥料的问题,如果使用化学肥料的话,自然可以获得丰收。”

    “化肥肥料虽好,但是需要进口,而且农民亦没有那么多钱,购买大量化肥,现在全国也就是沿铁路两侧数十公里,有农民使用化肥,每亩不过数斤,一来贵,二来数量有限……”

    “所以,化肥不足,就需要堆肥!”

    “堆肥!”

    如果说先前梁漱溟等人只是觉得有些诧异的话,现在恐怕就是好奇了,甚至就连同蒋梦麟等人,亦是觉得有惊讶非常,这管明棠难不成真懂农业?

    众人不由互视一眼,这管明棠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们以惊讶,无论是那种子,还是现在他所提的堆肥,可众人却又有些不太相信,毕竟,这外国人使用化肥已有数十年历史,管明棠即便是在国外”所学颇杂”,也不见得就懂得所谓的”堆肥”,而且这堆肥,还要比《农技》一书上的效果更好。

    “有笔吗?”

    面对梁漱溟的疑惑,管明棠的脸上带着微笑,看着梁漱溟想着陈志潜那样的理想主义者,或许,自己可以帮助他们共同实现这些理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