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16.第416章 复兴开发(2 / 3)  山河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来南下,就是为了同杨永泰会面,因为其早在年前,就给自己写过几封信,邀请自己来汉,而同时又通过驻汉分公司传达一个信号——欢迎北方公司投资,这次管明棠之所来这,同样也是为了此事,只不过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湖北,相比于杨永泰,管明棠的目标更大、更远。

    “畅卿兄,我是这么想的,我准备成立一家银行!”

    在杨永泰的官邸之中,管明棠缓声道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最初管明棠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构思,而直到那次与李树翘一番长谈后,这个想法才越发的成熟起来。

    “银行?”

    虽说面带微笑,但杨永泰的心里还是犯起了嘀咕,他要的可不是管明棠给他几笔贷款,他要的是管明棠的北方公司在湖北办厂,办几家能拿得出的大型工厂,从而显现出他治政之能。

    银行,银行能有什么用?

    在杨永泰看来,他宁可让北方公司在湖北投资500万,也不愿意要一千万的银行贷款,原因非常简单,北方公司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500万的工厂很快就会变成产值上千万的大型企业,可一千万贷款或是放到不合适的人手里,没准就了水漂。

    “银行,现在银行这么多,即便是办了银行,对湖北地方,又能启到什么作用?现在湖北产业不兴,可不是一家银行能解决的!”

    “畅卿兄,你听我说!”

    面带微笑,管明棠道出自己的来意。

    “我的意思是办一家与众不同的银行,这家银行呢?向国内各省提供低息贷款,甚至无息信贷,从而帮助各省实施本省的产业复兴,当然,各省申请贷款一定要有工程项目计划,而银行会跟踪对贷款项目进行检查、监督……”

    慢慢的管明棠说道出了他的构思,实际上这个构思源自于后世“世界银行”的概念,只不过在管明棠的这个构思之中,这家“中国复兴开发银行”的规模要小一点,与世界银行一样,它同样也是一家非赢利机构,只是为了促进各省的工商实业经济的发展。

    “……仅仅只是通北方公司投资的话,首先一个项目的实施和进行,必须依靠当地的力量,没有地方的支持和帮助,即便是北方在本地投资,那么,在本地人看来,这不过也就是一家外地企业……”

    在杨永泰面前,管明棠并没有隐瞒自己的心思,实际上有许多东西都是隐瞒不住的,就像此时,管明棠提出的这个问题,在河南的投资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地方利益集团并没能从中受益,或许这是公司对外扩张受阻的根本原因。

    “还有就是资金,公司现在的重点是新区大型项目的实施建设,所以,公司必须优先保证这些项目所需资金,可以说,现在公司对外投资,那怕就是一分钱,都是挤出来的!”

    无奈的耸了下肩膀,这两年新区、专区兴建的一系列的大型项目,可以说几乎“榨”尽了公司的财力。现在公司若非每年上亿双尼龙丝袜的出口,为公司带来数亿元的收入,而且许多机器设备都是从后世购进的“二手廉价设备”,恐怕那种“跨越”式建设早就把公司拖垮了,而之所以在今年开始对外投资,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未来基础资源的安全,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实施产业转移式的“工业扩散”,从而通过工业扩散,促成中国的工业变革,为不久之后的战争作好准备。

    如此才有了对外地投资,当然,如何能用“有限的资金,办尽可能多的事情”,则一直都是管明棠所考虑的。

    “挤出来……”

    默默地瞧了管明棠一会,然后杨永泰温和且亲近的笑地说道:

    “哲勤,你这可就是在说笑话了,若是北方公司差钱的话,可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公司有钱,就是把南四行、北四行、小四行都绑在一起,都不见得有北方公司有钱不是……”

    哈哈大笑着,杨永泰全是一副不信之色,“技术为根”或许用在北方公司上最为合适,而对于国人来说,最令人惊讶的恐怕就是北方化工生产那种叫“尼龙”的人造丝,那种人造丝织成的玻璃丝袜可以风行了整个世界,虽说表面上北方公司主要出口“尼龙丝”,而中国每年出口玻璃丝袜不过千万双。

    但杨永泰还是通过一些渠道知道,北方公司驻外分公司于美国收购了数十家织袜厂,利用公司提供的“尼龙丝”织袜,从而将“中国货”变成了“美国货”在美国畅销无阻,按照一些人的估计,仅此一项每年即可为北方公司带来至少一亿美元利润,而这同样也解释了,北方公司每年投资建设所需的数亿元从何而来。

    而现在,管明棠却说北方公司没钱,这不是在糊弄人吗?脸上带着笑,可杨永泰的心里却有些不太舒服。

    “嗯,畅卿兄,如果,我说,公司有意在武汉投资两家工厂!”

    看着杨永泰,意识到他心底的不快,管明棠缓声说道。

    “一家是矿山机械厂,一家是重型机床厂!”

    “什么!”

    瞥了管明棠一眼,杨永泰惊讶的看着他。

    嘴卷成微笑的样子,但管明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