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57.第557章 战术与战略(2 / 2)  山河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着中国军方经过多年研究制定的国防方略时,法尔肯豪森将军又皱眉询问道。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呢?”

    “从历史上来看,明朝与宋朝的灭亡,都是北方蛮族自华北一路南下,最终灭亡了宋明两代,而这一计划则是吸取明朝和宋朝灭亡的经验上制定的,”

    陈诚并没有直接回答法尔肯豪森的问题,反倒是提出了“以史为鉴”,提及此,他将视线朝着蒋介石看去,因为最初提出这一构想的正是委员长。

    “三层防御战略是最适合中国现实的战略,但具体实施起来,却仍然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每一层的防御要尽量争取时间,要尽量拖住敌人,拖得越久,对我们越有利。同时还要要尽量消灭敌人,消灭的越多对我们越有利。第二,就是要尽一切力量保存自己,因为这是持久抗战,消灭敌人很重要,但保存自己更重要。如果自己损失太大,遭遇类似普法战争时色当式的那种毁灭性的合围歼灭战役。那么以****落后的国力军力,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实力,那么持久战打不下去,也就失败了。但目前看来,确实我们就遭遇了这个情况。

    华北五省除了山西以外,全部是适合日军速战速决的平原地形,日军以自己机动性的优势不需要太久就可以攻下这几个省份。同时日军在些省份也极容易发挥火力上的巨大优势,可以造成****惨重的损失,自己却不会损失太多的力量,这都是持久战的最大忌讳。”

    在陈诚指出这两个问题时,法尔肯豪森和其它与会的众人纷纷点着头,这的确是实施抗战无法回避的问题。

    “而有还有一件最可怕的事情。这三层防御本来是没有缺点的,但由于中国的地形问题,导致整体防御存在一个漏洞。这个漏洞是可以导致这个战略完全失败的!第三层防御圈中就地形上来说存在南北的失调,北部是华北平原,基本是一马平川的,无险可守。而南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纵横,湖泊众多,也很适合防御。再往南就是武夷山脉,南岭山脉等等,也是适合防御的地形,日军在南部无法快速推进,但在北部则不同。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如果日军并不是从东往西,也就是从外层攻入内层,而是日军集中大量机械化部队沿着第三层和第二层的缝隙,采用从北往南的打法。大部队沿着华北平原的平汉铁路高速南下,一举连续占领河北,河南,湖北省,那么就彻底打破了持久抗战的三层防御体系。

    而界时军主力必然全部在第三层区域全力阻挡日军推进,日军如果这样打的话,就像一把剔骨尖刀,沿着第二层和第三层防御的缝隙,将在第三层防御的****主力和内层的第二层第三层防御区域切开,这对****就是致命的了。那么****就面临着一个左右为难的选择,是继续打还是撤退。

    如果继续打的话,留在华北五省和沿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这些第三层区域的****上百万主力就面临着被日军切断退路后,还被左右夹击的危险。一旦日军占领湖北省,进而占领湖南省或者江西省,再从广东省登陆。那么****上百万主力就完全被切断退路。另外,****在遭遇这股日军从西往东的进攻的同时,日军很有可能在强大联合舰队的掩护下,可以在这些任意一个沿海省份登陆,再从东往西进攻****,****就是被左右夹击了。那么这百万****很难幸存下来,持久抗战靠谁来抗?还不是靠军队,靠有生力量,靠士兵。如果****百万主力都被在沿海歼灭了,那么等待我们的必将是亡国灭种,必将是没有一丝胜利可能的惨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